而如今所谓的“朝鲜炮弹大规模送俄”虽然有诸如火车站卫星照片之类的线索,却几乎没有看到来自一线的弹药证据,反而令人感受到了大规模官方掩护活动存在的可能——毕竟这些弹药上一看便知的“朝鲜元素”主要是可以洗去、遮盖和涂改的油漆标识,至于更加细微的炸药成分、装填工艺等差别,既难以在战场上进行,又难以被公众所轻易理解,自然缺乏一目了然的说服力。
相比之下,反倒是一系列“朝鲜弹药炸膛”和“朝鲜弹药打不准”的段子在互联网上流传,最初用来嘲讽俄军,后来也逐渐消失不见——毕竟谁都明白,在已经进入总体战状态的俄乌战场上,打得不准没有那么糟糕,没有弹药才是致命的。
炮弹、火箭弹上的这一番道理在弹道导弹领域同样适用,只不过在技术含量更高的导弹上,朝俄之间的状况有不少差异。从存量规模看,由于朝鲜完全掌握固体火箭燃料技术的时间较晚,朝鲜手中基于“飞毛腿”导弹仿制发展而来的“火星”-5/6/7系列弹道导弹,从上世纪80年代持续生产到本世纪前十年,肯定是数量最多的,但这些液体燃料弹道导弹不仅发射准备时间长,隐蔽性差,精度也较差,基本不具备对于乌克兰坚固点目标的有效打击能力,性能上不符合俄军的使用需求。
而且,这些导弹无论是使用的地面发射准备车辆配置还是导弹本身的结构,都与俄乌在战场上使用的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有着根本性差别。一旦发射车辆暴露在对方侦察手段下,或者导弹残骸为乌方所掌握,则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弹道导弹的消息将毫无遮掩,而前二者几乎是弹道导弹在战场上使用后必然会暴露的信息。
外界确实也在用导弹内的结构相似来推测导弹的来源
如果是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排除掉定位和构造都过于独特的朝鲜“超大型放射炮”,考虑到朝鲜掌握大规模量产此类导弹的时间,朝鲜近年来频繁亮相的“火星”-11系列(此前被戏称为“金斯坎德尔”)的短程弹道导弹,由于其造型和发射车都与“伊斯坎德尔”类似,就成了相对比较符合对于导弹性能的要求,同时相对不容易暴露身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