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认为,由于财政限制,贫困国家不可能承担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国家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就不应该建设基础设施。比如像赞比亚这样的国家,应该取消与中国签订的水电、电信、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合同,因为通过向中国借钱来开展这些基建项目在财政上是不可持续的。
但问题是,没有基础设施,这些国家怎么摆脱贫困?如果照着西方的提议,所有贫困国家都将陷入永久贫困。
那怎么办?直接放弃非洲?还是说,尽管存在安全风险、财政资源有限,依然要继续前进、发展经济呢?
这就是“一带一路”倡议不同于其他倡议的地方。“一带一路”倡议将贫困作为人民面临的首要敌人,这是问题的关键。
解决了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足和技能短缺问题,就打开了非洲通往工业化和繁荣的道路。
而美欧则认为,通过改革社会政治体系,事情就会神奇地改善。在这一点上,我们已经目睹了依靠政权更迭和社会政治改革的方法如何在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和阿富汗“发挥作用”。
因此,发展起点必须是经济。中国的倡议体现了经济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共生关系。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安全,反之亦然。这两个方面是不能分开的。
不是所有发光的东西都是金子
知事:近年来,美欧政府已经提出了许多雄心勃勃的“大战略”,比如欧盟计划筹资3000亿欧元的“全球门户计划”倡议,还有拜登上台后不久提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B3W),以及拜登去年在巴厘岛G20峰会上提出的“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倡议,这些倡议都声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它们进展到哪一步了?
侯赛因·阿斯卡:这些倡议因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不是所有发光的东西都是金子,也不是所有看起来熠熠生辉的基础设施倡议都有务实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