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既有这种各方都能看到的推演场景,也有模拟“美日”、“美台”等具体双边沟通的小隔区
如此一看,不难理解为何在看似以军事为主要内容的台海局势兵推上,日本战略研究论坛准备了极为完备且高规格日本政府文官内阁团队的用意了。相比在台湾岛上具体的兵推局势,这次兵推更在意的是日本政府在面对冲突局势时采取行动的“法律依据”——撤侨该用海上自卫队还是海上保安厅,局势紧张但没有正式冲突时能否调动自卫队,海保船被撞沉该不该用军事行动予以回击……
尽管日本自卫队所谓的“集体自卫权”的空间相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但相对于正常国家可以自由使用武装力量,自卫队在法律上的依据依然是日本政府需要处理的一个“形式主义”的重要问题。这一点甚至连在兵推中扮演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台湾远景基金会执行长赖怡忠都感到惊讶,表示“日本政府对一些事情的法律层面的思考,是台湾包括当局里面有不少人都不知道的。”
类似的故事与日本前几年上映的一部被中国军迷们戏称为“普法宣传片”的电影《空母伊吹》如出一辙:由于对于“专守防卫”的严格坚持和遵守,加上日本在日美安保体制下名为美国盟友实则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地位,无论是受到美国告诫要“表现克制”的日本政府,还是虚构出来的海上自卫队“空母伊吹”航母编队,还是片中沦为炮灰的自卫队侦察机,都对剧中架空的“东亚联邦”发起的军事进攻是否需要日本行使“防卫出动”,即进入战时状态投入武装力量的问题反复犹豫。即使在投入作战后,自卫队依然被要求“避免影响外交谈判的行动,尽力回避战争”,甚至在击落对手的战机后还要“尽力救援对方的飞行员”,直到以五常为代表的联合国军事力量来调停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