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和战争升级是马克最担心的事情。但在战场的后方,还有更让人担忧的问题:心理创伤。在战争中,人的心理防御功能会远远超出平日的想象。然而心理防御的脆弱之处在于,它往往只有在高压和现实的危险面前才奏效,一旦放松下来,恐惧感会突然浮现,将人击垮。
“在城市刚开始被炮击的时候,周围都是爆炸,我反而没有很害怕。后来撤到了后方,和家人恢复联系,我突然间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常常睡不踏实,有时候听到气球刺破的声音都以为是枪声。”一位从乌克兰东部撤到西部的朋友如此说道。
在他身处的避难所,有几户从乌克兰东部撤出的家庭。一些家庭的孩子受了刺激,完全不敢独处。而针对这些问题的心理帮助,在乌克兰境内并不多——毕竟,这不是最高的优先级。
为了平复心情,也为了给自己增加应对进一步困难的能量,一些乌克兰人选择短期前往西南部的喀尔巴阡山地区休养——要么在山里待着,要么在地区首府乌日霍罗德度假。乌克兰全国各地都有宵禁时间——利沃夫是24时、基辅是23时、哈尔科夫是22时。喀尔巴阡山地区则是少有的没有宵禁管制的地方,至今也没有遭遇空袭。
用迪米特里的话说,“在那里,你可以半夜在河边喝酒聊天,想象开战之前的美好时光。”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除了这一小块“避难所”,乌克兰全境只能硬着头皮,面对这个严酷的冬天。
全民想方设法支援前线
在基辅,迪米特里辗转联系了许多人,带我来到城郊,参观了一处民间的“后勤中心”。
这是一个由一群乌军老兵创立的前线支援站。他们通过向社会募捐,为前线提供乌军后勤无法支持的补给品。顺着走廊走过去,左手边一间房内正在制作战场上使用的迷彩伪装网,右手边则是一间裁缝室,为前线定制和修改冬季穿着的迷彩服,再前面是一个门类齐全的药房和一个无人机实验室。很难想象,这是一处民营的“军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