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然(发自乌克兰基辅、哈尔科夫、利沃夫)
编辑/漆菲
今年11月初,在乌克兰危机持续了超过八个月后,我从波兰边境坐火车进入乌克兰。在十天左右的采访行程中,我先后走访了利沃夫、敖德萨、基辅和哈尔科夫等主要城市。我的想法是,尽可能走访不同地方,看看经历了战火之后,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是如何的,他们怎样看待眼前仍在持续的战火。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预期,多少会决定这场危机的未来走向。
乌克兰幅员辽阔,从最西部的利沃夫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超过一千公里,接近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距离意味着不同的历史溯源:利沃夫曾是说乌克兰语的奥匈帝国属地,哈尔科夫则是苏维埃乌克兰的俄语文化中心。它们和前线的远近不同,造就了迥异的城市景观。例如,眼下的利沃夫过着一种接近于正常的生活,哈尔科夫则随处能看到战火的痕迹。
在抵达乌克兰之前,我想象了各种各样的“战区”样貌。但当置身现场时,一切问题都变得更具体了:冬天该怎么取暖?水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在这点上,战场后方的生活和其他和平地区并无本质不同,只不过是同样的问题被不断放大,变得严峻而已。
乌克兰社会极力维持着一种正常感,尽管身处其中的所有人都明白,和平年代的那种生活秩序,暂时和这里告别了。在山区、在地下室、在地铁、在餐厅,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乌克兰人构建出一个又一个空间和时间上的“泡泡”,短暂地体验“正常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生存,外人看来是一种“勇敢”。但置身现场会发现,活下去和坚持下去的力量,很多时候并非来自精神动员或道德情操,而是一种人类的本能和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