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美国需从传统的岛链式防御体系转向所谓的“马赛克存在”,也就是说,放弃由传统的大型水面编队和前沿基地所构成的防御体系,转而使用海量无人机平台加上海量传感器,组成智能化、灵活的小型杀伤武器。“马赛克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真正投入使用,而是为了在某种意义上进行非传统的常规威慑(conventional deterrence),通过以己方无人机力量对抗敌方有生力量的“非对称性”,来迫使中国大陆知难而退。
美智库“桌面推演”美军介入台海战争 图自华尔街日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智库在出具有关中美关系的报告时,通常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当中美力量差距较大、美国优势明显时,他们的语言就会更显明清楚;反之,当双方差距逐渐缩小后,他们则会用很多术语的“泡沫”包裹住对中方优势和美方劣势的描述。
在上世纪90年代,美方优势就目前而言最高时,他们曾明确提出过决定台海局势的几个要素:第一,是否具有海峡制空权,换言之,有没有足够的能力遮蔽海峡上空;第二,是否具备足够的精确制导弹药,足够的近程、中程、中远程的地对地打击力量。这些要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在两栖登陆作战或渡海夺岛行动中不可或缺——首先,在这样的作战过程中,必然需要一个派人过去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士兵最脆弱的时候,即使有三头六臂,装在船里在水上漂时也是难以自保的,所以,在此期间能否控制海峡上空决定了渡海夺岛能否成功;另外,如果不具备制空权和地对地打击力量,即便成功渡过海峡,敌方也能轻易切断后勤,使我方陷入岛上孤军作战的不利境地。
到奥汉隆时期,美国就开始有点含糊其辞了,但依然强调,在西太尤其是在第一岛链以内,美国所引以为傲的压倒性优势在于其大型作战平台、远程火力投送和制空权三个方面的有机组合。就是说,当美军的一个航母编队过来时,这个航母编队可以在空中、水面、水下全方位形成若干海里范围内的火力投送能力,这是中方很难压制,甚至可以反向压制中方的。这种优势给美国提供了更多灵活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