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印度在追求亚洲团结的这个道路上能走多远呢?实际上我们也并不确定。
【圆桌讨论】
主持人:刚才两位嘉宾都谈到了对印度的非常深刻的一个认识,大家可能也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好像任何体系里面都少不了印度的影子。所以想问一下林老师,这个“左右”逢源是印度在追求的吗?
林民旺:印度应该是很享受这种“左右”逢源的感觉。我们常常开玩笑地说,印度外交挺喜欢交际的,印度就是国际外交界的“交际花”。当年尼赫鲁的时候也是这样,他搞个第三世界的所谓“不结盟”运动,非常明显就是要拉拢一个队伍出来,它当老大。但是这个队伍要求你不能去反苏、反美,所以它对下面(国家)还是有要求的。它拉拢出一个队伍之后,变成大家都要拉拢它(印度)了,所以它就获得了所有好处。
特别有意思,比如说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尼赫鲁就一直觉得中国不可能打印度的,把中国逼到哪个份上都不可能打印度。为什么呢?他说中国如果敢打印度的话,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说印度跟美国、苏联关系这么好,中国人敢打印度,那他俩(美苏)必然会帮我。
主持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包括像历史上的尼赫鲁也好,或者其他的印度政治人物,是不是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判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偏差?
林民旺:是的,判断上总是不够客观或者说不够理性。他跟美国之间的关系就时好时坏,有时候美国对他好了,他的预期就非常高;有时候他觉得美国对他不好,他的预期就非常低。
主持人:您刚说预期忽高忽低,我就在想预期稳定这个叫定力,这个定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