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之一:哪些国家应该为安全保障国?
在3月29日的谈判中,乌克兰提到了土耳其、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波兰、以色列等可作为安全保障国,对此俄罗斯未发表意见。但是,乌克兰提议的安全保障国存在明显问题。
首先,六个国家均为西方阵营国家,其中加拿大、土耳其、德国、意大利、波兰为北约成员国,以色列虽非北约国家,但也是亲美国、亲北约国家。预计俄罗斯对这些保障国不会认同,可能建议剔除部分甚至全部北约成员国,也可能提出一些建议名单。北约国家作为保障国显然存在隐患。毕竟,北约成员国一旦作为安全保障国,在俄乌发生军事冲突情况下,它们援助乌克兰会将俄罗斯带向与北约进行直接军事较量的境地。因此,安全保障国的最终敲定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协商。
其次,安全保障国本身面临尴尬的权威性问题。目前,乌克兰建议的保障国均非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非一流军事强国,这些国家的安全保障是否具有权威性?在俄乌关系面临长期恶化、军事冲突极易反复爆发的情况下,美国、北约,甚至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法国、英国是否可以作为提供安全保障的国家?从目前来看,因俄乌冲突的起源或多或少与北约存在着一些关系,而美国、英国、法国又是北约的军事强国,若这些国家对乌克兰进行保障,反而会增加北约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对抗性质,况且俄罗斯也不会同意。因而就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面临两难:强国保证具有权威性却容易导致“拉偏架”;相对中立的弱国保证更具道义性却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难点之二:安全保障协议应包含什么内容?
北约条约第5条规定,对任何一个北约成员国的攻击,意味着对北约整体的攻击,北约国家将为此提供安全保障。正是这个安全“绑定条款”,使北约成为对其成员国进行安全保障的强力武器,也是它自1949年成立以来,成员国均未遭遇外来军事打击的重要原因。近日,乌克兰也力求与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第5条相媲美的安全保证,试图在多边安全保障协议中纳入类似条款,即一旦乌克兰遭到袭击,“保障国”将有法律义务提供武器,并在乌克兰上空设置“禁飞区”,甚至直接派兵参与支援。但是,如何确保这种保障是“防守性”而非“进攻性”的,例如在乌克兰上空设置禁飞区,事实上将会压制俄罗斯的空中军事能力,俄罗斯将不大可能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