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万国之一”的“中国”
以“中国”为非正式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首见于《史记》载汉武帝(前156—前87)派张骞(约前164—前114)出使西域: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
这种以“中国”为世界诸国中并列一员的用法,汉唐间还有例证,如《后汉书》以“中国”与“天竺”(印度)并称;《唐会要》以“中国”与“波斯”“大秦”(罗马)并称。但这种用例当年并不多见。
“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家概念,萌发于宋代。
汉唐时中原王朝与周边,维持宗主对藩属的册封关系和贡赉关系,中原王朝并未以对等观念处理周边问题;宋则不然,北疆出现与之对峙的契丹及党项羌族建立的王朝——辽与西夏,是两个典章制度完备、自创文字并且称帝的国家,又与赵宋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宋朝一再吃败仗,以致每岁纳币,只得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以对等的国与国关系处理与辽及西夏事务,故宋人所用“中国”一词,便具有较清晰的国家意味。
“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1005—1045)首次以“中国”作专论: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四夷处四夷,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
石介虽仍持“内中外夷”观念,但已经有了国家疆界分野,强调彼此独立,“各不相乱”。宋以后,“中国”便逐渐从文化主义词语向国家意义词语转变。
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元朝。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国书,称己国为“中国”,将日本、高丽、安南、缅甸等邻邦列名“外夷”。明清沿袭此种“内中外夷”的华夷世界观,有时也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中国”一词,但仍未以之作为正式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