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冷的冬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辽宁舰成功降落,人民海军航空兵,实现由岸基向舰基的历史性突破。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的飞行教官们,扎根渤海之滨,探索奋飞之路,为战教人,放飞了一批又一批中国舰载机飞行员。
他们,见证人民海军向海图强,走进深蓝。
记者|黎云孙鲁明高蕊
本文转载自学习强国客户端,原文首发于2021年12月28日,原标题为《海天之翼重器之魂——记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
1
赤胆无愧,理想融入家国
每一次从岸基起飞,一拉杆,教官们就能看到,机场旁边的烈士陵园里,苍松翠柏,新枝渐发。
教官们说,这,就是血脉传承。
舰载机,是航母的核心战斗力,是人民海军的新型作战力量。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飞行训练,飞行教官登上歼-15战机(12月10日摄)。新华社发(万全摄)
孙宝嵩、王勇、杨勇、艾群、曹先建……一批从全军遴选出来的优秀飞行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悄然入驻某军用机场。在这里,被美誉为“飞鲨”的歼-15战机映着地平线上的红日。
孙宝嵩至今还记得那一天,他换上病号服,等待着最后的体检选拔。刚刚打开病房的电视机,就看到了戴明盟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的消息。
“我觉得,这才是我的终极梦想。”
直到选拔舰载机飞行员,孙宝嵩发现,他的梦想到了升华的时刻。当孙宝嵩决定要做一名刀尖舞者时,师长对他说了一句话:“去吧,要是年轻20岁,我也要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