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新闻网”将苏伊士运河称为“全球贸易和军事行动的战略航线”。大西洋理事会网站的文章显示,该运河的战略重要性使其屡次成为地缘政治冲突的焦点。1956年当埃及宣布将运河收归国有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入侵引发了苏伊士运河危机,导致运河在1956年10月至1957年3月关闭。虽然关闭仅持续约5个月,但对航运造成重大影响。最后在国际压力下,英法以三国撤军,埃及成功保住了对运河的控制权。
据福克斯新闻网报道,如果美国船只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每年可为美国企业节省数亿美元成本。不过,《华尔街日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指出,美国船只免费通过苏伊士运河带来的经济价值有限。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表示,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仅占该水道通行船只的很小一部分。
“美国在开凿苏伊士运河方面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埃及全国对话董事会成员拉比阿在网上发文称,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而现代的苏伊士运河,其工程在19世纪中叶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统治期间,在法国工程师雷赛布的指挥下得以启动。美国曾与其他国家一起参与为运河公司提供特许权融资,但后来认为该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而退出,导致埃及不得不借钱完成挖掘工作。“因此,美国一些人所谓苏伊士运河欠美国的言论,无论从科学还是从历史上看,都是毫无根据的。”拉比阿这样写道。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报道,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后,其主权归属已通过国际法和埃及国内立法确立,包括1888年《君士坦丁堡协议》和1975年埃及共和国法令等。这些法律明确禁止任何国家在苏伊士运河享有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