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欧洲加速打造军工联合体

2025-05-06 10:56:02 来源:参考消息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2日报道,美国庞大的军工复合体招致诸多批评,但如今已成为欧洲向往的目标。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国防开支出现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其中欧洲是主要贡献者。

当然,增幅中的很大一部分将流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等美国主要承包商。但欧盟希望至少50%的欧洲军事采购流向欧洲本土公司,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重大的产业改革。

由于冷战后欧洲国家削减军事预算的幅度远大于美国,欧洲本土防务供应商变成了小众、小批量、单位成本高昂的生产商。空中客车旗下军事子公司凭借120亿欧元的收入成为2024年收入最高的欧洲防务公司。相比之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当年收入为710亿美元。

这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北约成员国越来越多地将采购转向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美国承包商。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增加的采购中只有22%留在欧洲。

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是生产更多欧洲已在制造的产品:弹药。在欧盟未能按期在2023年3月前向乌克兰交付100万发炮弹之后,欧盟拨款5亿欧元用于扩大炮弹产量。其中四分之一的资金流向了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该公司力争到2027年实现年产110万发155毫米口径的炮弹,到2030年实现年收入增长两倍,达到300亿欧元。莱茵金属希望发展成为一家美国式的全能承包商。

德国是领先的坦克制造国,但是欧洲每种类型的坦克都有几个防务公司在相互竞争。护卫舰、潜艇和战机方面也是如此。

理想情况下,这些公司会合并成两大巨头,各自竞标一份统一合同。现实中不太可能出现顶级公司之间的合并。欧洲各国政府在多数防务公司中都持有股份,而且不愿放弃控制权。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