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美国批准向菲律宾出售20架F-16战斗机,并且两国军方近期频繁举行联合演习,引起国际舆论关注。在南海不断制造对抗的美菲,如今会给东盟地区带来怎样的安全风险?本期“环球圆桌对话”邀请三位学者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王强: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学者
代帆: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菲律宾研究中心主任
葛红亮: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
天价军火生意,与地区国家主流诉求背道而驰
王强
近日,美国方面批准向菲律宾出售20架“全新的”F-16战斗机和其他防务装备,合同金额高达55.8亿美元。菲律宾驻美大使罗慕尔德兹4月6日还宣称,这20架F-16战斗机最早明年就可以分批交付。由此看来,不仅菲律宾急着想装备F-16战斗机,美方也急着想把这55.8亿美元早点拿到手。
美菲这笔战斗机交易并不令人意外,上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临时国家防务战略指导》就渲染“中国是美国国防部唯一关键威胁”,与此相呼应,新任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加大在亚太地区的活动力度,不仅打破惯例首访菲律宾,还以“安全承诺”为幌子,积极鼓动菲律宾购买天价军火。这笔生意,彻底撕下美国“印太战略”的伪装,无非就是通过炒作“中国威胁”,制造紧张局势绑定盟友,既让“棋子”冲锋陷阵,又借军火买卖攫取经济利益。然而,这种零和博弈的旧思维与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的主流诉求背道而驰。
炒作“中国威胁”制造军售陷阱,暴露美国“战略捆绑”的利己本质。赫格塞思在访菲期间公然宣称“美菲必须肩并肩应对中国威胁”,并承诺向菲提供反舰导弹系统和无人作战装备,甚至计划在靠近台湾的巴坦群岛开展特种部队联合演习。这不仅是“递刀子”,更是怂恿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充当挑衅中国急先锋的“战略绑架”,而美国则可坐收渔翁之利。此次美对菲军售是一笔充满算计的政治交易。20架F-16战斗机,再加一些武器、设备和服务等,总金额达55.8亿美元,其单价不仅远超市场同类机型价格,而且远贵于美军自用的第五代战斗机F-35。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涉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多家防务企业。毫无疑问,美国军工复合体才是分蛋糕的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