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网站再度修改“台美关系”页面,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这种小动作不符合特朗普好大喜功的作风,除非,此举是“卖台大戏”的序曲。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零成本套利,这类隔空抓药的事端我们已分析过太多次,通常意味着几点:a.试探中国大陆反应;b.炫耀自己灵活的战术优势;c.避免被朋友看扁;d.迎合内部某些政治势力;e.暗示台当局可以闹点事,让美方坐收其与中方的谈判筹码。
“台独”当局对此当然要表现得喜出望外,但毕竟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曾被打脸过。这一次,再傻都知道内情不单纯。按照之前的例子,华盛顿释放的信号往往祸福难料。
2022年,拜登政府干过同样的事,一个月后才将“不支持台独”放回原位。一个月属于炒短线,可能代表拜登的套利目标不高。而考虑到特朗普的目标应比拜登高得多,将此举视为“卖台”之前奏远比“挺台”更合理。
“挺台”是为了“卖台”。我已经多次说过,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想法就是低价收购,高价卖出。
既然我们已知道结局,有意思的观察点就不是特朗普的目的,而是整个“卖台”过程。当前,有两个相关的时事几乎同时发生:乌克兰与台积电。另外,有一个未来的时间点被集中关注:5月9日,于莫斯科举办的二战胜利80周年活动。
乌克兰,代表美国的欧洲代理人战争结束;台积电,代表美国的东亚代理人交易开始;二战胜利80周年活动,若特朗普也参与,被认为是另一场强权瓜分世界的雅尔塔会议。
特朗普在美国第47任总统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资料图:新华社
乌克兰,一缕美国刀下亡魂
特朗普与普京一通电话,决定了“残余国家”的命运。真相是,泽连斯基与整个欧洲都在“菜单”上,只是此前被拜登政府哄骗,以为自己在餐桌旁有一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