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多方参与谈判不符合特朗普追求的效率优先,也难以实现快速停火。特朗普的“停火方案”以美国的单方主导为基础,追求“速战速决”。在形式上,美国对多方参与、效率低下的和平峰会不感兴趣。特朗普似乎希望通过双轨思路开启美俄、美乌双边谈判,以“逐个击破”的形式迫使当事方接受美国方案。
考虑到欧洲在停火止战等诸多问题上不但与美国和俄罗斯的立场相距甚远,内部都难以形成统一声音,这在特朗普看来又会拖累谈判进程。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俄罗斯在“不需要欧洲参加谈判”这个问题上的表态相似,特朗普也可能以此为条件,吸引俄罗斯回到谈判桌。
2月17日,欧洲各国领导人举行巴黎紧急会议。社交媒体
至于美俄关系的破冰,双方都存在不少掣肘因素。对俄而言,拜登时期推动的美对俄实施的全面遏制和对抗格局已经固化,两国先后退出几乎所有军控条约,政治精英的互信归零导致对抗思维的惯性难以扭转,俄政治精英和民众的“拒绝再被西方欺骗”态度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在没有明确停火方案之前,特朗普任何单方面的对俄政策缓和也将面临风险。同时,特朗普需要利用“俄罗斯威胁”继续强化欧洲对美安全依赖,迫使北约承担更多安全成本,因此对对危机爆发后美俄元首的首次会晤成果不宜期待过高,即使双方在停火问题上能够达成一致,在其他领域的对抗与遏制仍将持续。
特朗普此前曾提出,中国可以在促成俄乌停火方面发挥作用。但从目前的策略和进展来看,他可能并不希望中国作为“调停方”参与谈判,打破“特朗普主导下的停火”这一叙事,不希望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方抢风头。
与此同时,在拒绝部署美军参与停火后维和任务的考量下,又期待中国成为安全保障或维和进程的参与方,并期待中国为乌克兰的战后重建提供物质力量。简单而言,特朗普既想要中国为他的“和平计划”顺利实施出力,但又不想中国因此在大国关系和地区事务中拓展影响力与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