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段留学经历,不但影响了战争的走向,甚至推动了日本海军的崛起,他在美国究竟学了什么?
这和45年后,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有哪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篇文章将带大家详细了解这段历史。
欧陆霸主的挑战
从宏观上来看,在日俄战争爆发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世界秩序由此迈入帝国主义时期,因为全球的殖民地是有限的,列强在殖民地上的矛盾就不可调和。
以英国、法国和沙皇俄国为代表的老牌殖民主义帝国,和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新崛起的工业国,为了争夺殖民地的生产资料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战争则是终极形式。
从地域上来看,欧洲的法国和德国因为1870年的普法战争结下血海深仇,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围绕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在非洲,法国与意大利因为北非的突尼斯矛盾尖锐,在太平洋及拉丁美洲地区,美国与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等地区的矛盾白热化。
在亚洲,海洋霸主英国,与欧洲陆地霸主沙皇俄国,在中亚、西亚等地开始了各种地缘博弈,说简单点就是“内卷”,工业化从英国向周边国家扩散,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各国都想当“卷王”,殖民地的资源就那么多,所以只剩“你死我活”。
从沙皇俄国的视角来看,追求世界性的霸权,源于东正教赋予俄国人的救世主(弥赛亚)情结,“俄罗斯没有边界”是当时俄国人的普遍想法。
难怪今天还有人开玩笑,据说俄罗斯的缓冲区其实在奥尔特星云,目前还没有人造探测器抵达这里,虽然有点扯淡,但是在19世纪的巅峰时期,沙皇俄国的国土面积占了整个欧亚大陆的42%。
如此庞大的国土面积,让其军事只能集中在强敌环伺的欧洲东部和黑海地区,而在远东的策略上主要以防守为主,但是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正在威胁其远东利益。
1891年,沙皇俄国开始主导的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提高对远东的军事调度能力,正是为了应对正在崛起的日本,此时距离中日甲午战争还有3年,距离日俄战争也不过13年。
从英国的视角来看,作为当时的世界霸主兼欧洲“搅屎棍”,这种祖传了300多年的手艺活,是停不下来的,所到之处必然血雨腥风,没有一块陆地能够跳脱带英的祸害。
甚至连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至今都飘荡着带英留下的恶臭味,久久不能散去,沙皇俄国的崛起让带英心里慌得一批,自然成了其全球最具威胁的对手之一。
尤其是在1815年拿破仑战争之后,实力急剧膨胀,国际地位快速飙升,原因就是铁路技术的发展。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现代铁路在英国启用,全长27公里,英国人最先发明了铁路,但却给了欧洲大陆国家找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陆权国家找了一条与海权霸主英国一争高下的机会。
利用铁路运输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流通和军事调度能力,沙皇俄国与德国看到了其中的机会,而拥广袤的国土面积的俄国,具有把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潜力。
以至于当时欧洲各国都需要看沙俄的脸色行事,俄国人自称“欧洲宪兵”,俨然以欧陆霸主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