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历史上的今天,日俄战争爆发 深度解读日俄战争的幕后推手,日本凭啥把沙皇俄国按在地上摩擦?

    2023-02-08 10:13:24 来源:网易

    1904年2月6日,日本照会俄罗斯终止谈判,并断绝外交关系。2月8日,日本海军未经宣战突然袭击俄罗斯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2月12日,中国清政府以日俄两国“均系友邦”为由,宣布局外中立。俄军由于补给困难以及指挥无能,屡遭失败。5月,日军占领大连;1905年1月又陷旅顺;3月,夺取奉天(今沈阳);5月,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击溃俄罗斯调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由于对马海战的惨败及国内革命的爆发,俄罗斯已毫无获胜之可能。此后美国出面调停,8月10日,日俄双方在美国朴茨茅斯正式举行和谈,于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俄战争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

    深度解读日俄战争的幕后推手

    1904年2月,潜伏在沙皇俄国的明石元二郎,接到一份绝密指令,需要执行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也没多啰嗦。

    直接向上面要了一笔100万日元的巨款当做活动经费,这个会说七国语言的日本间谍,早已在欧洲为日本构建了一张庞大的情报网。

    明石元二郎

    同年,一个美国犹太富豪,正准备通过库恩.洛布公司,向日本明治政府提供了一笔金额2.1亿美元,风险极大的贷款。

    这引起了英国的注意,国王爱德华七世秘密接见了他之后不久,英国政府又向日本提供了2亿美元的贷款,

    这一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又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战争的主角无疑是日本与沙皇俄国,但是英国和美国在幕后操控和影响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时间回到战争爆发的七年前,1897年,明治30年,日本海军省决定向英国维克斯公司采购4艘战列舰,奇怪的是。

    英国维克斯公司

    英国对最后建造的那艘战列舰非常重视,甚至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这种技术援助一直持续到了1911年。

    英国为什么要再支持日本?为什么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后,依然延续这种策略?

    也就是在1897年,日本海军上尉秋山真之,在公派留学生考试中落榜,但是他执意要自费来到美国留学,随后他被任命为驻美武官。

    秋山真之

    他的这段留学经历,不但影响了战争的走向,甚至推动了日本海军的崛起,他在美国究竟学了什么?

    这和45年后,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有哪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篇文章将带大家详细了解这段历史。

    欧陆霸主的挑战

    从宏观上来看,在日俄战争爆发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世界秩序由此迈入帝国主义时期,因为全球的殖民地是有限的,列强在殖民地上的矛盾就不可调和。

    以英国、法国和沙皇俄国为代表的老牌殖民主义帝国,和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新崛起的工业国,为了争夺殖民地的生产资料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战争则是终极形式。

    从地域上来看,欧洲的法国和德国因为1870年的普法战争结下血海深仇,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围绕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在非洲,法国与意大利因为北非的突尼斯矛盾尖锐,在太平洋及拉丁美洲地区,美国与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等地区的矛盾白热化。

    在亚洲,海洋霸主英国,与欧洲陆地霸主沙皇俄国,在中亚、西亚等地开始了各种地缘博弈,说简单点就是“内卷”,工业化从英国向周边国家扩散,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各国都想当“卷王”,殖民地的资源就那么多,所以只剩“你死我活”。

    从沙皇俄国的视角来看,追求世界性的霸权,源于东正教赋予俄国人的救世主(弥赛亚)情结,“俄罗斯没有边界”是当时俄国人的普遍想法。

    难怪今天还有人开玩笑,据说俄罗斯的缓冲区其实在奥尔特星云,目前还没有人造探测器抵达这里,虽然有点扯淡,但是在19世纪的巅峰时期,沙皇俄国的国土面积占了整个欧亚大陆的42%。

    如此庞大的国土面积,让其军事只能集中在强敌环伺的欧洲东部和黑海地区,而在远东的策略上主要以防守为主,但是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正在威胁其远东利益。

    1891年,沙皇俄国开始主导的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提高对远东的军事调度能力,正是为了应对正在崛起的日本,此时距离中日甲午战争还有3年,距离日俄战争也不过13年。

    从英国的视角来看,作为当时的世界霸主兼欧洲“搅屎棍”,这种祖传了300多年的手艺活,是停不下来的,所到之处必然血雨腥风,没有一块陆地能够跳脱带英的祸害。

    甚至连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至今都飘荡着带英留下的恶臭味,久久不能散去,沙皇俄国的崛起让带英心里慌得一批,自然成了其全球最具威胁的对手之一。

    尤其是在1815年拿破仑战争之后,实力急剧膨胀,国际地位快速飙升,原因就是铁路技术的发展。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现代铁路在英国启用,全长27公里,英国人最先发明了铁路,但却给了欧洲大陆国家找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陆权国家找了一条与海权霸主英国一争高下的机会。

    利用铁路运输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流通和军事调度能力,沙皇俄国与德国看到了其中的机会,而拥广袤的国土面积的俄国,具有把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潜力。

    以至于当时欧洲各国都需要看沙俄的脸色行事,俄国人自称“欧洲宪兵”,俨然以欧陆霸主自居。

    为了围堵沙俄,英国费尽了心思,经过的多年的布局和经营,英国人从芬兰、罗马尼亚到土耳其、阿富汗、再到印度构筑了一条严密的海洋封锁线。

    多年来,沙俄无法获得像样的出海口,很大程度上和英国的“不讲武德”关系密切,英国会让小弟先上,小弟要是打不过,就亲自上阵带上小弟群殴沙俄,比如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把沙皇俄国打得元气大伤。

    但是沙俄并不服气,试图再次崛起,冲出英国人的海上包围圈,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人们普遍认为,沙皇俄国已经垂垂老矣,腐朽不堪,但实力上并没有这么弱。

    从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迪米特里·米柳京对俄国进行了军事改革,用义务兵制度取代了的募兵制度,把军团缩编为师,这让沙俄军队不再是由贵族庄园内的农奴构成,这提高了俄国陆军的战斗力和反应速度。

    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要求割让辽东半岛,这让在东北地区经营多年的沙俄感到巨大的威胁,如果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之后,那么其的远东利益就会化为泡影。

    历史上的沙皇俄国一直因为出海口发动战争,因为沙俄的崛起和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大帝时期的改革有关,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全面向西欧学习有关,西方是以海洋立国的海权国家,出海口就是关键,否则商品没法出口,也玩不转西方资本主义那一套。

    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港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肥肉,对沙俄来说不光光是一个出海口,而是关系到其远东的战略,如果辽东半岛被割让,那么沙俄的远东就会非常被动。

    所以利用外交手段,联合法国、德国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军事实力是外交的后盾,日本之所以忍气吞声,原因还是忌惮沙皇俄国的军事实力。

    按照鬼子的逻辑,如果胜券在握的话,他们应该是计划如何搞偷袭,不宣而战,至少在1895年,在硬实力方面,鬼子是认怂的。

    从甲午战争之后,到日俄战争之前,沙俄的常备军总兵力约105万人,后备役军人达375万人,这在当时是非常恐怖的,沙俄的海军有各种舰艇361艘,总吨位达80多万吨。

    日本当时拥有4400万人口,陆军总兵力约37.5万人,战时可动员200余万后备役,海军有战舰约152艘,总吨位达26万多吨。

    从数据上看来,日本的规模远不及沙俄,但日本有自己的优势,因为沙俄的重要军事力量主要分布在欧洲,在远东地区有正规陆军部队9.8万余人,警备部队2.4万人。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让日本与俄国结下了梁子,日本明治政府中有不少人,支持立马对俄国开战,不过当时日本海军的二把手,实际的话事人山本权兵卫,深知此时与沙俄海军的实力悬殊巨大。

    山本权兵卫

    一旦贸然开战,凶多吉少,所以劝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要保持冷静,先发展海军装备,卧薪尝胆几年,日本是想打,但是打不过,所以选择先猥琐发育,时机成熟再动手。

    在这一点上,正中英国的下怀,,有理由相信,英国对“三国干涉还辽”的态度是非常暧昧的,甚至可能是幕后推手,否则让日本怎么仇恨俄国呢?

    如果“三国干涉还辽”失败了,俄国很可能在1894年就对日本开战,这对英国和日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战略上就比较被动。

    两国从1895年之后,在对付沙皇俄国的问题上就一拍即合,日本就很自然的成了英国在远东遏制沙俄的一枚重要棋子。

    再加上从1899年到1902年,英国在南非与荷兰人的后裔之间爆发了第二次布尔战争,都快跑到世界的尽头了,都要被英国人追杀,所以英国一时半会也腾不出手来对付沙皇俄国。

    英美的局

    英国在1895年以后,就一直支持日本对抗俄国,布尔战争结束,这种同盟就可以公开化了,1902年,英国和日本正式结盟,日本对俄国开战的时机日渐成熟,不装了我摊牌了

    1904年,在准备了整整9年之后,日本海军以偷袭的方式,拉开了日俄战争的序幕,英国在日俄战争的角色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是美国,二者系统性的影响了日俄战争,这个时候,盎撒人和犹太人用实际行动示范了什么叫做“父慈子孝”,在对付俄国人方面,非常有默契。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来分析,战略上偏向与宏观和大局,战术上具体到细节。

    英国和美国让沙皇俄国在战略上陷入被动的第一个作用是,支持日本在沙俄国内的间谍活动。在日俄战争开战之前,日本明治政府的美国智囊团知道,当时的日本处于劣势,所以就建议应该利用俄国国内的各种势力,让其腹背受敌。

    日本内阁对这个计划争论不休,最后明治天皇决定,第一,掌握舆论形势,不爆发战争最好,第二,如果战争不能避免,要尽力让俄国无法进行大型战争,尽可能让其进行局部小规模战争,第三,如果前两种方法无效,就需要用非常手段促成,俄国国内的反战反政府活动,从而自然停止战争。

    1904年2月,潜伏在欧洲的日本间谍明石元二郎接到的密令,就是执行第三个方案,在英国政府的帮助下,他布下了强大的情报网,搞到了欧洲各国的文书情报,并且对俄国当时的社会问题和困境进行了详细和透彻的分析,

    接着他开始引导和操纵舆论向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倾斜,煽动波罗的海三国搞独立运动,1905年,俄国国内的革命与明石元二郎的关系密切,只要在俄国腹地闹得天翻地覆,就可以影响其对远东的军队调度和支援。

    明石元二郎是一个不修边幅,生活作风拉胯的人,曾和上司山县有朋聊天的时候,因为憋不住尿,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直接拉裤子上,但他也是一个话不多的硬核狠人。

    在日本被称为欧洲特工之王,后来德国威廉二世对其评价是,明石元二郎的间谍行动,超过了20万日军。

    英国让沙皇俄国在战略上陷入被动的第二个作用是,在日俄战争期间,封锁了苏伊士运河,把欧洲通向亚洲最近的海上通道给堵死了。

    随后英国对俄国海军用了大量的“魔法伤害”,让他们精疲力尽,非常虚弱,战斗民族在海上被变成了弱鸡。

    日俄战争有一场非常关键的海战,对整个战争的走向具有决定性,这就是1905年爆发的对马海战,在俄国太平洋舰队丢掉旅顺港之后。

    沙皇尼古拉二世,从波罗的海舰队中抽调出一些兵力,组成了第二太平洋舰队支援在远东爆发的日俄战争。

    作为日本盟友的英国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以中立作为借口,封锁了苏伊士运河,这就让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只能绕过非洲最南端,长途跋涉。

    航行整整1万八千海里,在航行了7个月之后,经过日本附近的对马海峡时,与早已埋伏在此的日本联合舰队交战。

    而且在漫长的航行期间,英国还利用自己遍布世界的殖民地,想方设法对俄国舰队进行监视,按照当时国际法的规定,交战国军舰不得在中立国港口停泊。

    这就让俄国第二太平洋第二舰队陷入了战略困境,如此超长距离的航行又不能及时补给。

    导致俄国舰队在一出发的时候,就要带上各种物资,当时的燃料还是煤炭,所以必须在出发前带上充足的煤炭,据说就连船员床铺下面都堆满了煤炭,卫生条件差非常差,还没开战就病倒了一大片。

    长时间的航行,让俄国海军的精神状态非常糟糕,这在激烈的海战中是非常致命的,这给日本联合舰队创造了“围点打援”的机会。

    因为俄国舰队的最终目的地是海参崴海军基地,通往海参崴的路线有三条,分别是对马海峡、轻津海峡和宗谷海峡,考虑到经过对马海峡走的是最近,其他两个航程太远,燃料肯定不够。

    所以最后日本联合舰队决定在对马海峡伏击,7个月的时间,让日本海军有充足的战术设计和实地演练的时间,以逸待劳,占尽了天时地利。

    这段历史揭示了一个真相,一旦发生战争,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中立国”,不是盟友就敌人,尤其是那些号称“中立国”的西方国家,

    想一想,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的马岛战争中,号称“中立”的美国是什么角色?再想想号称“永久中立国”的瑞士,最近为什么要冻结俄罗斯的资产?“中立”不过是权宜之计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英国和美国战略在的第三个作用就是为日本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在日俄战争初期,日本打的极为狼狈,在物资和武器上都非常缺乏,英国政府向日本提供了2亿美元的贷款,这对这场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

    除此之外,美国犹太金融寡头雅各布·希夫,向日本政府提供了2.1亿美元的贷款,为什么一个美国犹太人会向日本提供如此巨额的贷款呢?

    表面的原因是,作为犹太人的雅各布·希夫,对当时沙皇俄国的反犹情绪非常不满,但是如果沙皇俄国战败,有利于他在欧洲的各种利益,妥妥的满嘴都是道义,骨子里全是生意。

    雅各布·希夫在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给多个国家提供战争贷款,还催促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尽快结束战争,所以美国从1880年到1920年这段期间,又被称为“希夫时代”。

    1904年日俄战争初期,雅各布·希夫来到日本,见到了心急如焚的日本大臣和天皇,表示愿意提供巨额贷款,日本方面觉得虽然贷款利息很高。

    雅各布·希夫

    但是看见他一脸诚恳的样子,最终日本还是同意了这项合作,能把借钱演绎的如此半推半就,普天之下也只有日本人能说的出口。

    此时的日本就像是拿了钱的亡命赌徒一样,势必要打败俄国,所以除了英国政府之外,这个美国犹太金融寡头也是日俄战争的一个关键推手。

    与英国在明处不同的是,美国在暗处,因为雅各布·希夫不代表当时的美国政府,美国刚打完与西班牙的战争,而且没有必要为了英国与俄国撕破脸,至少要让俄国觉得,美国政府更中立。

    这为后来的谈判埋下了伏笔,这也是为什么日俄战争后期,是美国出面调停,并且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英国要是出面,俄国谈判代表估计会当面掀桌子。

    《朴茨茅斯条约》

    这三个方面的宏观作用,都是英国和美国从宏观上影响日俄战争的具体体现,但战争毕竟是真枪实弹打出来的,在具体的作战方面,英国和美国又在战术上又哪些影响?

    英国的“硬件”

    英国在战术层面对日俄战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硬件”,就是帮助日本系统性的提高海军武器装备,而且早在甲午战争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其中对日俄战争结果影响最大的就是“六六舰”计划。

    1895年,日本海军省的二把手山本权兵卫,受海军大臣西乡从道之命,制定未来的海军规划,原则上两个重点,第一,考虑亚洲总体政治形势,第二,考虑亚洲主要大国的战略规划,说的直白点,就是怎么对付沙皇俄国。

    山本权兵卫认为当时的日本海军装备,面对俄国海军一点都不抗揍,所以需要装备六艘战列舰和六艘装甲巡洋舰,这就是所谓的“六六舰”计划,这和英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年的7月份,海军大臣西乡从道向内阁递交了新的海军扩军计划,一共需要2.8亿日元,其中2.13亿日元用于购买军舰。

    约6700万日元用于扩建造船厂、维修基地和各类海军学校,甲午战争清政府的赔款大部分用在这个方面,可是当时的日本造船技术还很拉胯,所以只能买。

    作为当时世界海军第一强国,英国在造军舰方面确实很厉害,对英国来说,既能赚钱又能打击沙皇俄国,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自然屁颠屁颠的。

    但没想到的是,英国居然会拿出看家本领,给出最好的技术,可见英国也是想把俄国往死里整,接着4艘“敷岛”级战列舰在英国开工。

    代号分别:敷岛、朝日、初濑和三笠,按照英国对战列舰级别的划分,属于“前无畏级”战列舰,其中最后一艘建造的战列舰“三笠号”非常特殊,几乎代表了当时英国战列舰制造的最高水平。

    三笠号

    虽然“三笠号”是“初濑号”和“朝日号”的姊妹舰,但是采用的很多的新技术,所以“三笠号”自成一派,1899年3月1日正式交付日本海军,此后就开启了这艘战舰的传奇之路,作为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东乡平八郎乘坐的旗舰,在日俄战争的两次海战中大放异彩。

    1905年,爆发的对马海战中,“三笠号”承受了最大伤害,一共承受了俄国军舰40发炮弹的攻击,其中305毫米主炮有10发,152毫米副炮有22发。

    而且“三笠号”的火力输出也非常猛,一共发射了124枚主炮炮弹,输出伤害仅次于“朝日号”,成了整个对马海战的“MVP”。

    “三笠号”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足以证明当时英国战列舰的制造水平,“三笠号”更是堪称19世纪末的巅峰之作,全长131.7米,宽23.2米,航速18节,排水量15,140吨,巨大的排水量意味着可以携带更多的火炮和装甲。

    在火力方面,安装了2座双联305毫米(口径)主炮、一副在舰首,另外一副在舰尾,14门152毫米副炮,安装在船体两侧,均为速射炮。

    18门76.2毫米单炮,以及12门46毫米炮,除此之外,三笠号还配备了四个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整个火力输出由远到近设计合理,火力密度很高。

    因为配备了英国格拉斯哥光学公司制造的测距仪,大幅度提高了测距效率,以及主炮的射击精度。

    在装甲防御方面,“三笠号”安装了德国最新的克虏伯渗碳钢甲,其他三艘用的是哈维镍合金钢甲,相比之下,德国克虏伯钢甲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防御能力。

    防御性性能比英国公司的装甲钢高出50%左右,主装甲带厚度为102~229毫米,主炮装甲厚度为203~254毫米,控制室的厚度达到了350毫米。

    所以“三笠号”的防御能力惊人,因为在在海战中,同一部位被两发炮弹连续击中的概率很低,只要能防御住第一轮攻击,大概率上就可以继续正常作战。

    在通讯能力方面,装备了最先进的无线电通讯设备,提高了它作为旗舰的指挥作战能力,所以英国为日本海军打造的“三笠号”,就是就是一个六边形战士,说“三笠号”是当时最先进的战列舰也不为过。

    在对马海战中,“三笠号”带领整个舰队,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1905年,5月27日,日本联合舰队对俄国舰队展开最后的总决战。

    战斗一开始,总司令东乡平八郎就举起“Z”字旗,对着对“三笠号”全体海军高喊“帝国兴衰在此一役,我们将全力以赴”,可见鬼子为了这场海战,赌上了身家性命。

    随后,“三笠号”带领其他战列舰向俄国舰队冲锋,在距离8000米左右的时候,这大概是副炮的最远射程,“三笠号”突然150度大转弯。

    这个过程需要至少两分钟,在此期间处于无保护状态,完全暴露在俄国舰队的火炮射程之内,这是非常冒险的操作。

    正如秋山真之所预料的那样,俄舰队总司令罗哲斯特文斯基下令,将所有火力集中在旗舰“三笠号”上,但是神奇的是,装备了强大装甲的“三笠号”抗住了这波伤害,虽然身中数弹,但就是没有被打沉。

    还为为其他战列舰争取了转弯时间,十几分钟之后,整个舰队完成了大角度转弯,抢占了“T字型战法”的横线阵位,在接下来的30分钟之内,日本联合舰队打出了海战史上的最强伤害。

    “三笠号”联手“朝日号”围攻俄国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总司令罗哲斯特文斯基被打成重伤,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损失极其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但日本联合舰队一共损失了三艘鱼雷艇,花大价钱定制的战列舰竟然一舰没沉,这场对马海战的结果震惊世界。

    今天当不少人回顾20世纪初这场著名的海战之时,不少人感叹日本运气太好,赢得了一场决定国运的豪赌,但是美国对这场战争的作用几乎无人问津,我好奇的是,为什么对马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敢于如此冒险?是什么让日本有冒险的底气?

    和英国提供的“硬件”不同,美国提供的是“软件”,美国海军的战略、战术对日俄战争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为了搞明白其中的细节,这里就必须提两个人。

    阿尔弗雷.马汉

    一个是美国海军战略家《海权论》的作者,阿尔弗雷.马汉,另外一个是日本联合舰队的高级参谋秋山真之,这两个人是美国海军“软件”的关键人物。

    美国的“软件”

    用日本海军,另外一个高级参谋岛村速雄的的话来说,在整个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的“主要的作战计划没有一项不是秋山真之制订的”。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之初,双方海军围绕争夺旅顺港,在黄海海域开战,秋山真之为了把俄国舰队困在海军基地里,防止其突围。

    故意把一些淘汰的旧船故意炸沉,堵住入口,让俄国太平洋舰队无路可逃,最终被歼灭,这被打法后来被称为“沉船战术”。

    沉船战术

    1905年对马海战爆发之前,秋山真之专门设计了一套战叫做“七段截击”的战术,这种打法是非常险恶的。

    简单点说,就是不分昼夜的连续三天打击对手,白天用战列舰对轰,晚上用鱼雷艇偷袭,最后一天再发起总决战,给对手致命一击。

    如果双方海军一见面就直接爆发决战,要不全歼对方,要不被对方全歼,风险太大,“七段截击战术”可以降低风险,经过前六次的连续消耗,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最终决战。

    这种战术对于长途跋涉的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来说,是非常恶毒的,因为在对马海战开战之前,俄国舰队的船员因为长时间的航行,已经把锐气消磨殆尽,整个海军的精神状态不佳,如果日本舰队一见面就决战,其实对俄国有利。

    通过“七段截击战术”,让本来因为长期航行,就精疲力尽的俄国海军,连续3个晚上提心吊胆,夜不能寐,这是在精神上先压垮对手的关键,在日本联合舰队发起最后总决战的时候,就可以摧枯拉朽。

    七段截击战术

    在总决战中,秋山真之设计的抢占“T字型”有利阵位的战术,足以载入世界海战史,但是因为这种操作非常冒险,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很可能适得其反,为什么秋山真之敢冒这么巨大的风险?除了“三笠号”战列舰性能优越之外,美国海军的战略战术,在其中起到了什么关键作用?

    无论是之前提到的,“沉船战术”、“七段截击战术”还是抢占“T字型”有利阵位,都和秋山真之留学美国的这一段经历有关。

    1888年日本海军成立了参谋学院,目的是为了发展新的海军战术,充分挖掘新型战舰的作战能力,还要负责海军战略战术的理论教学任务,培养舰队的指挥人才,

    如果军舰的装备水平是“硬件”,那么参谋学院就是为了发展“软件”,英国造军舰的技术水平独步天下,硬件绝对是够硬,美国虽然当时海军与英国差距不小。

    但是在海军的理论方面,美国更胜一筹,“软件”走在英国前面,其中阿尔弗雷德.马汉的海军作战理论最为著名,日本海军参谋学院就是向美国学习,除了强调马汉的理论之外,还非常重视海军战术的实际应用和思维决策。

    1898年,明治31年,日本海军选拔公费留学生,聪明绝顶的秋山真之竟然没选上,但是他自费前往美国留学,第一站就是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

    在这里遇见了他的导师阿尔弗雷德·马汉,这一年,美国与西班牙因为抢殖民地爆发了美西战争,战场主要在古巴和菲律宾等海域,秋山破格获得了一个机会,可以作为武官观战学习美国海军的战术,也就是在美西战争战争中,他学到了“沉船战术”。

    美西战争结束之后,马汉开始编写《海权论》,在他的建议之下,秋山真之开始泡图书馆,专研世界海军发展史以及海军理论,“七段截击战术”“T字型战术”等都是在这段时期学会的。

    美国先进的海军战略战术理论,借助秋山真之传到日本,海军的战略战术不仅仅是理论层面,最重要的就是将其运用与实战,其中“兵棋推演”最为耀眼,当时在这个领域,美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

    模拟战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美国兵棋推演发展的黄金阶段,其低成本和“不流血”的特点,不用通过实战,就可以用兵棋推演模拟各种经典战役,这对美国海军学院的学者来说,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非常实用。

    兵棋推演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对实战非常有效果的战争意淫工具,兵棋推演就是把这种意淫数据化、科学化、具体化,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我虐对手千百遍,对手压根没发现”。

    位于纽波特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在1884年就开始编写兵棋推演的教材,1889年,已经成为七大核心主课之一,1894年以后,美国海军已经形成兵棋推演体系,从“单舰决战”,到“舰队战术”,再到宏观的“海军战略”,

    兵棋推演

    可以说,兵棋推演贯穿了整个海军作战的战略和战术,在开战之前,美国海军对战争的胜率就已经有基本判断,阿尔弗雷德·马汉在这个领域对美国的贡献,可以说的上是居功至伟。

    他在位于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担任院长的时候,就大力推行兵棋推演,并且将其深度融入教学中,尤其是战役及战略想定,鼓励海军学院的学生大胆创新。

    比如,在1895年,海军军事学院的年度想定就是与英国的战争,假设英国在哈利法斯克港集结一支大型舰队入侵美国,美国虽然在舰队数量上拥有优势,但是部署在长岛,而英国舰队却在罗德岛的登陆。

    学生的任务就是制定计划对抗此次英国入侵,整个过程完全是用兵棋推演进行模拟,学院每年都会有许多新的想定任务,创造所谓的“假想敌”,这和现在大学生做课程设计一样。

    1911年,随着日本海军的崛起,美国海军也将日本纳入假想敌的范畴,此后开始在泛太平洋地区进行战争想定,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

    所以秋山真之在留学美国期间,恰好赶上了美国海军,在兵棋推演方面的快速发展期,还记得之前提到的,在对马海战的最后决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用了一种非常冒险的战术吗?

    秋山真之的推演

    旗舰“三笠号”在距离俄国舰队8000米左右的时候,突然150度大转弯,这种战术的目的是,抢占“T字型战术”的横线阵位,最大程度的发挥火力优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全歼对手。

    可是这个战术有一个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旗舰转弯时,敌方的火力会集中在“三笠号”上,作为整个舰队的指挥中心,很可能被击沉,所以这是一种“风险大,收益高”的战术,和“鬼子”这种战争赌徒的尿性高度匹配。

    秋山真之提出这个方案后,东乡平八郎先是沉默不语,估计此时内心慌得一批,但是作为萨摩藩武士出身,东乡最后决定,就算把旗舰“三笠号”打沉了,也要全歼对手,这种打法是有可能要牺牲“三笠号”的,但是在兵棋推演的帮助下,经过详细的计算,秋山认为值得冒险。

    面对复杂的情况,人脑的计算能力的是有限的,尤其是这种大规模的海战,任何假想的策略和方案,都是在兵棋推演和计算结果基础上的。

    “三笠号”暴露在对方火力面前的大致时间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根据当时火炮的射速和命中率,就可以大致算出“三笠号”最大承受的火力。

    “七段截击战术”的前六次攻击,已经让俄国海军在精神上疲惫不堪,那么就会大幅度降低射击的命中率,一个航速快,装甲厚的“三笠号”,即便是被多发炮弹打中,生存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即便是“三笠号”被打沉了,也可以充当靶子,承受最大火力,那么其他战舰受到的伤害自然就小了,“三笠号”就像游戏中的MT一样,能打能抗。

    一旦抢占了“T字型战法”的横线阵位,就可以绝地反杀,所以在兵棋推演的帮助下,经过详细的计算,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对马海峡

    再加上对马海峡离日本很近,日本联合舰队可以经常去那里操练,当地的洋流和气象情况,已经了如指掌,秋山真之在开战之前,躲在参谋室研究战术的时候,没有真实战争的压迫感和紧张感,可以非常冷静的反复推演。

    这些因素都可以把兵棋推演的准确度最大化,换句话说,对马海战对日本来说已经用兵棋模拟过很多次了,预演过各种可能性,但对于俄国舰队来说,只有一次机会。

    当时日本海军高层大多数留学西方,对于兵棋推演的计算结果,接受程度很高,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早年留学德国,是战列舰火炮专家,对于德国克努伯系列火炮非常了解,总司令东乡平八郎早年留学英国,当时的英国无疑是海军第一强国,传奇战列舰“三笠号”更是英国的尖端技术。

    秋山真之留学美国,师从阿尔弗雷德.马汉,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海军战略家,兵棋推演是当时最先进的战略战术工具。

    所以在这段时期,日本海军的“鬼子”们,为了能打胜仗,除了会切腹之外,还非常善于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思想和技术。

    日本在对马海战中的势如破竹,如有神助根本就不是什么运气好,而是吸收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战争技术,从硬件到软件无一例外,鬼子善于学习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日本陆军向德国陆军学,日本海军在战略、战术上向美国学,在武器装备、战列舰技术方面向英国学,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日俄战争是“第零次世界大战”就可以理解了。

    英国和美国在日俄战争之前,在众多维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走向和结局,美国政府虽然没有明着支持日本,但是日本吸收继承了美国的海军的战略思想。

    美国犹太人巨额的战争贷款,很多程度上决定了日俄战争的结局,虽然在美国和英国的利益并不相同,但是在扳倒沙皇俄国的问题上,两国是有共识的。

    然而在日俄战争之后,两国对日本的策略发生了变化,各怀鬼胎,英国继续帮助日本升级军事科技树,美国则开始警惕这个崛起的海军强国。

    各怀鬼胎

    强大的日本海军就完全有可能直接威胁美国西边,太平洋海域的安全,因为那个时候,巴拿马运河还没有通航,美国大西洋舰队要支援太平洋,要从南美洲绕行。

    那个时候日本估计把加州都给占了,带引就是在给美国挖坑,盎撒人这种互坑的操作,真的是“父慈子孝”一片祥和,英国为什么要继续支持日本,日俄战争又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哪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需要从德国的崛起开始说,1870年,“铁血宰相”俾斯麦主动挑衅法兰西第二帝国,引发了普法战争,最后普鲁士王国大获全胜,统一了德意志帝国,取代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随着德国实力的增强,以及军国主义势力不断膨胀。

    在二十世纪初,德国推行重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的“世界政策”,企图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这让英国的霸主地位又一次被挑战,尤其是在日俄战争之后。

    沙皇俄国的海军遭遇重创,在远东的势力衰退,英国与沙俄和法国之间的矛盾就不是那么尖锐了,这就使得英、德矛盾逐步上升为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

    英国和法国不会将殖民地拱手让给德国,德国想要获得殖民地,就必须发动战争,在日俄战争之后,英国与德国都在拼命地拉拢盟友,强化各自的势力范围。

    铁血宰相-俾斯麦

    德国的崛起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是巨大的,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全面学习西方,2年后普法战争爆发,德国陆军称霸欧洲大陆,所以日本近代陆军是仿照德国陆军建立起来的,整个日本陆军部有严重的亲德倾向。

    日本为了打赢1905年的日俄战争,欠下了巨额外债,英国和美国成了日本最大的债主,沙皇俄国拒绝赔款,巨大的债务压力,让日本很可能抵挡不住德国马克的诱惑。为了防止日本倒向德国,英国的策略就是先稳住日本,延续和强化1902年的英日同盟。

    为了拉拢日本,英国选择主动让步,默认了日本占领朝鲜半岛,企图将其纳入英国在远东地区的防务体系,说人话就是,收下放狗!

    1905年,英国和日本第二次签订盟约,明确了各自的义务,1911年,两国又对协议进行了补充完善,期限为10年,英国认为对防止日本倒向德国发挥了巨大作用,日俄战争之后,刚刚取胜的日本,开始有点飘了。

    因为随着日本海军的崛起,争霸太平洋就是迟早的事情,而美国就自然成了绊脚石,日本海军觉的把美国干趴下,也不是不可能。

    原来的师傅就成了对手,日本民族这种白眼狼属性,英国也许比美国发现的更早,但这恰恰是第二次英日同盟的基础,英国还可以借此间接制衡美国。

    为了让日本跟随英国,英国的筹码就是,要让日本相信英国可以让日本海军变得更强,接着在英国的帮助下,日本海军的科技树加速发育。

    英国与日本海军科技树

    1906年斋藤实,接替山本权兵卫出任海军大臣,他和首相西园寺公望继续扩张海军,1905年至1910年期间,日本主流的舰船设计始终与世界第一大英国有六年以上的技术代差,处于技术停滞期。

    1907年,为了获得英国装甲巡洋舰的最新技术,日本就花重金从英国维克斯公司定制“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想趁此机会全面向英国学习。

    根据合同要求,英国的维克斯公司不仅,要帮助日本建造了“金刚号”,还将向其提供全套技术图纸,甚至还要帮助日本培训技术类人才,这已经不是维克斯公司第一次和日本合作了,著名的“三笠号”、“香取号”战列舰都是维克斯公司造的。

    “金刚号”战列舰是当时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第一级主力舰,设计排水量超过25000吨,航速达到了27节以上,配有8门14英寸主炮,16门6英寸副炮,这是英国为日本建造的最后一艘主力战列舰,1913年8月完工。

    日本通过“金刚号”获得了汽轮机、大口径舰炮制造和电气安装技术,这段时期,日本横须贺、川崎神户、三菱长崎等造船厂,派出大量工程师、技术工人前往英国维克斯兵工厂学习。

    甚至可以这么说,英国帮助日本提高了5年的造舰水平,此后“金刚级”的2号舰“比睿号”、3号舰“榛名号”和4号舰“雾岛号”,都是在日本本土船厂建造的,到了1913年,日本海军就试图把一艘商船“若宫丸”号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结束,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建造“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当获得这个消息之后,日本海军意识到建造世界上第一艘航母的巨大意义。

    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在欧洲爆发战争期间,通过战时物资出口,赚的盆满钵满,还成了欧洲列强的债主。英国本来就是想养一只哈士奇,吓唬一下,不听话的宝贝儿子,结果基因突变,成藏獒了。

    “凤翔号”航母

    1919年12月,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凤翔号”在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开工,1921年11月下水,二战的太平洋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猜疑链与假想敌

    当英国和美国借助日本抹除了沙皇俄国的威胁之后,在太平洋远东地区,美国就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威胁,对日本这样一个拥有着侵略野心的国家来说,表面上的和平,只是战争的“喘息之机”而已。

    在这段看似“和平”的时间里,政治家、野心家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去寻找并且证明潜在敌人的威胁,“猜疑链”不可避免的在帝国主义之间反馈与裂变,而军人则会根据他们的这种判断,用武装力量去打击所谓的“敌人”。

    20世纪初期,极度盛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成为许多国家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根本逻辑,这也是孕育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的“子宫”。

    日俄战争之后,美国的政治家和军人们发现了一个极为震惊现象,那就是:美国虽然在日俄战争中为日本提供了援助,可换来的却不是这个岛国的感激。

    相反,日本将远在太平洋对面的美国,视为侵略扩张道路上的绊脚石,1906年起,美国陆军部的决策者们就一直在考虑与日本开战的可能性。

    雷蒙德·罗杰斯

    1911年左右由美国海军少将雷蒙德·罗杰斯构思的初步太平洋战略思想形成,目标直指日本,1924年,美国陆军和海军联合起来,通过了“橙色战争计划”,“橙色”代表一种战争假设,既“美国将独自面对日本”。

    历史惊人的巧合

    历史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有各种各样的巧合,1898年,秋山真之来到美国留学,拜访阿尔弗雷德·马汉,他将秋山真之收入门下,当了关门弟子,马汉曾经两次担任海军学院的院长。

    1901年,一个年仅16岁美国德州少年,考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此时33岁的秋山真之已经回到日本,把美国的这套“软件”在日本海军中推广,此后兵棋推演也成了日本海军的必修课,秋山和这个德州少年应该算是“同门师兄弟”。

    右边第二个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之后,秋山真之成了日本海军战略、战术的奠基人,他的思想中到处可以看到阿尔弗雷德.马汉理论的影子,比如特别强调了进攻的重要性、利用大型战舰和舰队进行决战的思想,这在日本海军中广为流传。

    1905年,那个德州少年成为,一名青年军官,刚满20岁,在美国的亚洲舰队的“俄亥俄号”上实习,应日本明治天皇的邀请,他和同学一共五人来到日俄战争的庆功宴上。

    见到了东乡平八郎,他们向东乡祝酒表示敬意,东乡用流利的英语和他们交流,这个德州青年名叫切斯特·威廉·尼米兹,37年后,成了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

    这绝对是一个历史名场面,东乡平八郎见证了日本海军的崛起,尼米兹则亲手将其报销,历史就是这样惊人的巧合。

    “80后”尼米兹有没有见过“60后”的师兄秋山真之不得而知,但是二人都对马汉在海军学院建立的那一套战略、战术非常熟悉,不光是尼米兹本人。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的美国海军的上将和高层都非常熟悉,在二战结束之后,当尼米兹回顾著名的中途岛战役之时,尼米兹强调,他们用各种方式再现了与日本的战争,从兵棋推演中能发现很多未能预料到的事情。

    从1911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光海军学院针对泛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兵棋的推演就有136个,换句话说,在1942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海军已经想了上百种收拾日本的方法。

    “掩耳盗铃”的日本人

    然而这段历史更讽刺是在中途岛战役爆发之前,1942年4月,日本海军的参谋们在“大和号”战列舰上进行了一次兵棋推演,为接下来的中途岛作战准备,经过多次兵棋推演,他们惊奇的发现,美军在这次对抗中竟然占有巨大优势。

    推演的结果是,美军的轰炸机一共轰炸了9次日军的航母,在推演中,赤城号”和“加贺号”航母已经被击沉,还有一艘航母遭遇重创。

    可是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决策层,并没有重视这次推演结果,不但没有更改作战计划,还对推演结果进行了“篡改”,掩耳盗铃”的将航母被轰炸次数,从9次改成3次。

    当我们对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感到愤怒的时候,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被军国主义和武士道思想裹挟的鬼子们,不光欺骗别人,他们连自己都骗。

    然而事实是,最终在中途岛战役中,日本有四艘航母被美军击沉,比较接近推演的结果

    山本五十六酷爱赌博,而且对自己的赌技有一种迷之自信,他在对马海战中,左手被炸断两个手指,但是丝毫不影响他摇骰子。

    他赌钱的运气非常好,以至于被摩纳哥赌场限制进入,他还曾经说过,如果让他再去赌一年,能为日本赢回来一艘航母,但是山本五十六并不是被摩纳哥赌场针对的第一个日本人。

    第一个被限制入进入赌场的是,日俄战争期间在沙皇俄国国内策动革命的日本间谍明石元二郎,你知道他在资助对象是谁吗?

    (责任编辑杨靖)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