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珠海航展上,中国第二款隐形战机是无可争议的明星。尽管官方介绍其为概念机型,但美《航空周刊》称其极像10月底曾短暂飞行的神秘机型。这表明中国已成功跻身隐形战机俱乐部。
世界上只有美国曾成功生产过超过一款隐形战机,中国经验不足的开发者们无疑仍将面临极大挑战,但美国行业战略专家约翰·派克表示:“中国已经站起来了。”随着海上领土争端引发的紧张局势发酵,这款隐形战机在提醒邻国,中国的影响力正不断增长。《简氏机载武器年鉴》编辑罗伯特·休森说:“这是中国政治方程式的一部分。它推出的速度如此之快,让我感到吃惊。”
2012年11月19日,中航工业在珠海航展上展出了歼-31战斗机的模型,并称是为“国际防务市场”研制这款战机。
美媒称,珠海航展亮相的这架歼-31的模型被称为先进概念战斗机,但模型与真机没有什么差别。2012年10月31日歼-31可能进行了首飞,显然,该项目已经跨过了概念阶段。航展上的介绍,该战斗机起飞重量为17.5吨,机长16.9米,高4.8米,翼展为11.5米。中航工业表示,歼-31的设计理念是以低成本实现高度隐形性能,并使飞机在广泛作战半径内具备较强的武器装载能力。模型为单座、双垂尾、双发动机,使用上单翼。 美媒称,歼-31配备了两台俄罗斯生产的RD-93发动机,这并不够强大。中航工业为避免俄罗斯否决歼-31的出口,需要一种中国自主生产的发动机。专业人士判断,歼31的发动机舱可安装比RD-93更大的发动机,有可能是中航发动机公司生产的WS-13。
美媒称,中航工业表示,歼-31战斗力将高于现役或升级后第四代战斗机,基本相当于五代机。其提到的五代机或指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F-22和F-35。文章认为,歼-31在珠海航展展出,歼-20没有展出,这说明中国空军显然不想使用歼31,而把它当做出口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