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图片来源:网络
王总师眼中的美国6代机特点不止于此,他最初对于NGAD特点的分析可以总结如下。第一是全面的飞行性能。6代机需要够兼顾纵深穿透和典型交战点机动性两个问题,通俗来说就是即兼顾航程也必有足够的机动性。由于这本来就是一对设计上的矛盾,相当于要求战斗机是一个“灵活的相扑选手”,设计难度比较高。
第二,更高的隐身性能。6代机需要能够穿透高威胁区域纵深,自身的隐身能力就不能弱,否则这些都是纸上谈兵。F-22已经把隐身推进到了0.001平米,6代机还要更低,就需要取消尾翼、鸭翼等设计,难度直线拉高。第三,更大的武器载荷。载荷多大合适呢?大到要能够支持高强度的现代空中连续交战,甚至完全可以以少胜多,以一架敌过对方好几架。一如当年苏德战场上的“虎”式坦克,以自身技术取得优势而非数量。第四,非常强大的态势感知和电子对抗能力。它强大到能够任何时候都优先躲避敌方探测,就算实在躲不过去,也必须能获得“先视先射”优势,必要时候则可一锤定音。推测一下不难得知,总师表面说的是美国的6代机,其实说的也是我们的歼-36。从现实角度而言,歼-36确实已经明确体现出了这些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