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给战机座舱加个“罩”变得尤为迫切。于是,聪明的设计师为战机增加了“风挡”,形成了半封闭座舱。随后,又成功研制出全封闭座舱,初步具备了防风、保温等功能,一些战机座舱甚至还能防御来袭子弹,在二战中得到普遍应用。
二战后期,战机进入喷气式时代。20世纪60年代,又经历了从二代机到三代机的跨越,空战逐渐告别了短兵相接的模式,防撞击需求也从防弹向防飞鸟转化。与之相矛盾的是,弹射座椅的诞生要求舱盖容易破裂击碎。为此,设计师对战机风挡和舱盖分别采用不同设计,并通过金属边框加以连接,既能有效防止撞击,又提升了弹射座椅使用的安全性。
20世纪70年代,四代机的横空出世对座舱盖的功能提出新要求。为了方便飞行员观察飞行环境,光学设备成为研发重点,新一代座舱盖具备良好的滤光性,并减少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在四代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如今,随着航空电子技术、材料科学、航空工程的发展,五代机座舱盖普遍具备隐身性能,并采用智能化设计,在座舱内显示关键飞行数据、导航信息等情况,为飞行员提供更好的飞行体验和空战能力。
硬核科技,为飞行员提供“全景天窗”
随着战机的迭代发展和空中任务的拓展,座舱盖面临的飞行环境越来越复杂,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现代战机座舱盖不仅要确保在各种极端恶劣的飞行条件下正常工作,还要满足飞行员各种生理参数和装机重量等方面要求。可以说,座舱盖是航空工程制造领域十分复杂的项目之一。
一块看似普通的“透明玻璃”,为何这么难造?又经过怎样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座舱盖为蚌式结构,由三块式平面风挡和活动舱盖组成,类似于汽车驾驶舱的造型,与汽车的A、B柱造成的视野盲区一样,不利于飞行员观察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