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提到,尽管目前这两艘“出云”级航母都已经进行了F-35B起降试验,但由于日本自卫队并没有得到F-35B,因此这两次试验中实际都是靠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驾驶F-35B进行的。由于如今F-35B再次推迟交付,预计日本可能要到2030年之后才能真正具备从航母上自主起降F-35B的能力。
讽刺的是,就在去年年底,日本媒体还在“加贺”号完成F-35B起降试验后大肆吹嘘,宣称“日本重新拥有航母”让中国对日本自卫队“不可阻挡的演变”感到“极大恐惧”。这种井底之蛙的思路,就连日本网民也看不下去了,纷纷嘲笑日媒的眼界实在太窄。
的确,就算两艘“出云”级轻型航母改装完成,它们的实际作战性能也远远落后于解放军现役两艘滑跃式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因为“出云”级轻型航母排水量只有2.7万吨,最多能够搭载20架左右的F-35B,也没有配套的预警直升机,基本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而且由于它们是由直升机母舰改装而来,只用了直通飞行甲板,飞行甲板总面积和布局存在先天局限。
作为对比,辽宁舰和山东舰排水量超过6万吨,比“出云”级轻型航母的吨位超过一倍多,能够搭载的舰载机数量和种类也要多得多,可以搭载30到40架固定翼舰载战斗机,以及多架反潜直升机、通用直升机和预警直升机,能够执行更复杂的远洋作战任务。此外这两艘中国航母配备有斜角甲板,基本可以满足舰载战斗机一边降落一边起飞的需求,对于提高舰载战斗机的出动效率帮助极大。以往日本吹嘘“出云”级轻型航母搭载的F-35B隐形战斗机性能超过中国海军的歼-15舰载战斗机,因此“虽然搭载的F-35B数量较少,仍具备性能优势”。
但如今美国的推迟交付,导致等到2030年日本拿到F-35B战斗机并形成战斗力时,中国航母配备的歼-35隐形舰载战斗机也已经交付成军了——如今歼-15T频繁在辽宁舰和山东舰的训练,表明未来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将统一为歼-15T和歼-35,而不是像日本想象的“滑跃式航母只配备落后战斗机”。因此可以预计的是,等到日本这两艘轻型航母形成战斗力时,其真实作战能力远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之下。
至于说海试中的中国海军福建舰超级航母,无论是搭载的舰载机数量、种类,还是整体吨位以及态势感知能力,更不是这两艘日本轻型航母能够匹敌的——国际海军界公认的常识是,大型航母的作战能力远超两艘小型航母的战力之和。
事实上别说福建舰了,中国新下水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如果用来执行航空作战时,其整体能力也超过了日本轻型航母——配备电磁弹射器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实际相当于一艘弱化的中型航母,具备满油满弹起降歼-35和歼-15T这类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的能力,更不要说它还可以搭载多种无人机提供前出侦察、预警和打击的能力。
其实日本此前也考虑过为“出云”级航母配备电磁弹射器和斜角甲板的超级改装方案,使其成为具备起降F-35C战斗机和E-2D预警机的完整战力航母,但由于该舰原始吨位太小、改动太大,以及美国电磁弹射装置的不靠谱,使得日本的美梦成为泡影……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日本指望用这两艘轻型航母能“吓唬中国”,实在是过于井底之蛙了——而美国军援的拉胯,又进一步拖了日本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