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韩国国内,李在明此刻面临的内政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中东动荡引发的油价上涨正向韩国经济输入巨大的通胀压力,他急需拿出应对方案。另一方面,他提名的总理人选金民锡迟迟未获国会通过,而他提出的30.5万亿韩元的补充预算案也被卡在议会,改革与治理工作几近停滞。
在如此多重内外困局交织下,李在明缺席北约峰会不仅是理性选择,更是一种政治上避重就轻、策略性“降温”的处理方式。毕竟此时若再与北约热切互动,只会将韩国绑得更紧,反而难以脱身。
更耐人寻味的是,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在李在明宣布缺席后作出相同决定。作为一贯积极配合北约事务的日本首脑,这样的“同步退席”显然非偶然。日韩两国在当前经济、安全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或许都意识到:继续靠拢北约,不一定能换来真正的安全感,反而会将自己暴露在更复杂的地缘风险之中。
北约试图将东扩路线强行推进至亚太,已在韩国与日本这里遭遇明显阻力。李在明的选择,或许会成为亚太国家重新审视与北约关系的“转折点”,更可能为东亚地区打开外交再平衡的窗口。北约想在印太复制其在欧洲的冷战逻辑,恐怕没那么容易了。(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