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以色列突然袭击了伊朗的核设施,导致中东局势急剧恶化。两个月前,台湾名嘴郭正亮曾在节目中预言,美国将在6月人为制造一场中东战争,以吸引全球资金流向美国。这一预测在6月得到了验证。
郭正亮指出,美国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通过制造地缘动荡迫使资金避险回流成为一种策略。中东地区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主权基金中的大量美元资产,成为最容易撬动资金杠杆的地方。一旦该地区战火重燃,资本会本能地流向美国国债与金融市场。
6月15日,伊朗对以色列的突袭进行了全面报复,向特拉维夫发射了导弹。事实上,美国不仅事先知道以色列的计划,还在幕后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装备。美军在中东基地启动萨德系统拦截伊朗导弹,尽管白宫坚称未参战,但实质性的军事介入已经发生。尼米兹号航母也在全速驶向波斯湾,特朗普表示有时需要让以色列和伊朗打一仗。
2024年6月,美国财政部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短债到期潮,利率飙升和赤字激增背景下,这批美债若无法顺利续发,将直接影响联邦运转。面对这一缺口,美国急需全球资本的支持。传统的热钱来源已不再可靠,唯有中东仍握有大量可转移资金。以色列的行动和伊朗的反击引发舆论关注,避险情绪高涨,美国债市与股市再次成为安全港。
郭正亮的节目片段迅速传播,他指出美国惯用的手段是制造金融危机和发动区域战争。金融工具逐渐失效,唯有中东战事才能迅速带动美元回流。历史上的科索沃战争中,美国从欧洲吸走5000亿美元热钱,支撑了长达96个月的经济繁荣。如今,随着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升级,国际油价上涨,美国本土能源出口受益,军工与能源板块全面复苏。
特朗普对此早有准备,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国与伊朗相处得很好,但有时让他们打一仗更有效。分析认为,美国早前的五轮美伊核谈可能是麻痹战术,为以色列突袭创造空间。然而,伊朗并非弱小势力,其总兵力远超以色列,具备持续作战能力。如果美国被拖入泥潭,如意算盘可能落空,资金反而会转向更稳健的避险资产。
此时,中国的吸引力正在上升。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展现出的冷静与硬气让国际资本重新评估中国市场。全球资本看重稳定与确定性,在美国财政赤字、债台高筑、战争风险四起的背景下,中国成为吸引全球资金东流的主要国家。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已成为中国手中的王牌,广泛用于雷达、导弹、卫星系统。近期美国对中国稀土政策的服软,反映出其背后的焦虑与无力。
从军事角度看,中国的力量也在不断跃升。洲际导弹试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远洋演训以及第六代战机公开亮相,都表明中国不仅能保和平,也有能力止战争。港股与A股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也迎来新机遇。随着全球地缘冲突加剧,中国市场的安全属性愈发凸显。未来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中国将成为国际避险资金的首选目的地。
郭正亮的预判不仅是巧合,更是对美国战略套路的深刻洞察。当一个国家必须通过战争来稳住本国金融体系时,说明它已走到极限。在这场战争中,真正的输家可能既不是伊朗也不是以色列,而是那些被迫为美元霸权埋单的无辜百姓。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