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官场险恶让马斯克狼狈退场 首富斗不过华盛顿!马斯克最终选择撤退,首富斗不过华盛顿,他试图为美国政府节省的1600亿美元成果被特朗普一键清零。用“烧钱容易省钱难”来形容马斯克的经历再合适不过。他带着雄心壮志闯入华盛顿,结果被官僚体系打击得鼻青脸肿,最终狼狈回到硅谷继续造火箭。
2023年初,马斯克高调接手“政府效率部”,宣称要帮美国联邦政府削减1万亿美元开支。然而,现实远比他想象中复杂。他发现连办公室的咖啡机都搞不定,想裁掉一个冗余部门需要填50份表格,等半年听证会,最后还被议员骂成“冷血资本家”。在《华盛顿邮报》采访中,马斯克疯狂吐槽这些经历。
尽管他的团队声称省了1600亿美元,但第三方机构指出,为了裁员和改革,他们自己就花了1350亿。遣散费、带薪休假、打官司的费用让净收益微乎其微。而特朗普随后推出《大而美法案》,计划增加军费并减税,直接抹去了马斯克的努力成果。
马斯克在华盛顿的日子如同演《权力的游戏》,只不过他活不过第一季。政府效率部成立不到一个月,就成了全美公务员的眼中钉。油价涨了怪他们,地铁罢工怪他们,甚至有人当街烧特斯拉汽车也要骂一句“都是马斯克害的”。民主党议员嘲笑他是“卖车的不懂政治”,左翼媒体给他贴上“特朗普的提线木偶”标签。
马斯克寒心的是,连“盟友”特朗普也没把他当自己人。他曾私下劝特朗普别搞“对等关税”,结果被当场驳回;抱怨《大而美法案》会让政府赤字爆炸,却遭到特朗普团队的回怼:“商人少对政策指手画脚。”
年初还戴着“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站台特朗普的马斯克,如今悄悄换了剧本。他摘掉了标志性的Maga小红帽,不再骂民主党是“毁国贼”,甚至主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记者问他是否还支持特朗普时,他含糊其辞:“我只想讨论如何提高政府效率。”这波操作背后是特斯拉惨淡数据的压力。自从马斯克卷入政治,特斯拉股价暴跌40%,销量被比亚迪反超,欧洲市场还爆发了“焚烧特斯拉”的极端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