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声明发布后,特朗普对其他国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表示美国无法与所有国家就贸易协议达成一致,不会继续采取一对一谈判的方式,而是单方面设定基本关税。具体来说,他让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发出正式信函,告知那些尚未与美国谈判或还在等待接触的贸易伙伴,若想继续与美国做生意,就必须支付相应的关税。
特朗普声称新的方案会“很公平”,但所谓的“公平”只是相对于“美国优先”。上个月他还自信满满地表示美国会与所有贸易伙伴达成协议,然而不久后便改变了态度。原因是中美在日内瓦的经贸谈判引发了连锁反应,国际社会意识到只要反制措施到位,美国就会退步。因此,特朗普惯用的极限施压手段不仅对中国无效,对其他国家也将大打折扣。
欧盟、印度和日本等国家纷纷效仿中美联合声明,希望达成对自己更有利的协议,而不是无底线妥协。这些国家虽然没有下定决心对抗到底,但即便只是姿态上的轻微调整,也会在经贸谈判中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如果这种情况在美国贸易伙伴中集中出现,美国将面临巨大压力。过去美国可以利用双边关系的主导权逐步拿捏盟友,但现在时间与耐心恰恰是特朗普政府最缺乏的特质。
三个月的宽限期已经过去一半,最接近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只有英国,但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政府一味让步。美英目前也只是建立了一个初步框架,细节尚未敲定,特朗普却迫不及待地向选民“报喜”。印度、欧盟和日本近期也在积极与美国接触,希望通过妥协保住美国市场。然而,中美联合声明一出,各国迅速改变立场。欧盟甚至警告美国,如果美欧贸易协议与中国相似,欧盟将采取报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