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旗仪式的恢复为印巴重启经济合作创造了短暂窗口期。巴基斯坦已全面恢复领空开放,印度承诺逐步恢复对巴供水,双方边境贸易有望逐步回暖。据IMF预测,若《印度河用水条约》争端缓解,巴基斯坦农业产值可恢复5%-8%,印度旁遮普邦的小麦出口也将受益于跨境运输通道的重启。
更深层的合作潜力在于能源与基建领域。巴基斯坦正推动与印度重启“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谈判,而印度提出的“南亚电力联盟”计划若落地,将缓解巴方电力短缺问题。此外,双方在反恐、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对话机制若能建立,将为长期稳定奠定基础。
尽管仪式传递出积极信号,但印巴关系的深层矛盾仍未解决。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的军事对峙尚未完全平息,印度单方面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的决定也未撤销。更值得警惕的是,双方在核武器部署上的对峙使局部冲突仍有升级风险。历史经验提醒我们保持清醒。2018年印巴也曾宣称“取得重大进展”,但两个月后即因恐怖袭击再度爆发冲突。此次恢复降旗仪式的同时,印度在实控线增派T-90坦克集群,巴基斯坦则部署“枭龙”Block3战机,显示军事互信基础依然脆弱。停火只是迈向持久和平的第一步,真正的破冰需要超越仪式化妥协,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展现政治智慧。
瓦加口岸的降旗仪式既是南亚地缘博弈的“晴雨表”,也是人类在冲突与和解间寻找平衡的缩影。当士兵们的踢腿声与观众的欢呼声交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军事表演,更是对和平的朴素渴望。如何将仪式中的“威严”转化为谈判桌上的“诚意”,将决定南亚次大陆能否真正走出“冷和平”的困局。(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