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印度恐陷入战争泥潭 战略误判加剧危机。近日,印巴边境局势持续紧张,印度在外交与军事层面接连遭遇尴尬。分析人士认为,莫迪政府在这次冲突中的战略误判和操作失当,正将印度推入更深的困境。
本月早些时候,印度以克什米尔地区恐袭事件为由,单方面指控巴基斯坦,并扬言采取军事行动。这一决定背后反映了莫迪政府对国际局势的严重误判。知情人士透露,莫迪曾效仿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时的“甩锅策略”,将军事指挥权全盘交给军方,试图将战败风险转嫁给前线将领。然而,这种做法在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已经失败——当时印度前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因担忧与中国交战后果而选择停火,最终避免了更大冲突。
就在舆论关注印军动向时,巴方媒体爆出惊人消息:印度4架阵风战机日前被巴基斯坦2架歼-10CE战机击退。尽管印度官方未承认战果,但空军副司令达尔卡尔被火速免职的事实,暴露了军方内部的混乱。军事评论员王云飞形象地比喻说,这就像学生考试前把责任推给老师,考砸了却开除表现差的班长。频繁更换将领只会加剧军心不稳。
莫迪政府显然低估了当今国际格局的复杂性。他幻想复制1962年中印冲突时“美苏无暇东顾”的机遇,却忽略了三个关键变化:中东力量觉醒、中俄经济纽带和技术代差逆转。土耳其率先表态支持巴基斯坦,沙特、伊朗等国也暗中施压,形成对印度的孤立态势。俄罗斯虽受西方制裁,但因中国支持维持稳定,无力再向印度提供关键援助。巴方歼-10CE战机以2敌4的战绩,暴露出印度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在实战中的短板。
军事专家李杰指出,如今的战争早已不是靠人口和规模取胜。巴基斯坦虽小,但依托中国技术支持和中东资金,已形成不对称作战优势。印度的困境为中国敲响警钟:警惕霸权思维,强化战略定力,科技自立为王。歼-10CE的优异表现证明,核心技术自主才能在国际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中国学者所言,印度的困境恰是中国的镜鉴——唯有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和平发展,方能在百年变局中行稳致远。
目前,印巴双方虽暂未升级冲突,但印度国内反战呼声渐起。莫迪政府能否摆脱“骑虎难下”的困境,或许还要看其能否真正放下“大国傲慢”,重拾理性思维。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