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企图当世界之王 全球掌控引发争议!在2025年4月28日《大西洋月刊》的采访中,特朗普宣称其第二任期的目标是“执掌国家,还要管理整个世界”,并自诩为“拯救世界”的救世主。这一言论延续了他“美国优先”的政治理念,将个人权力欲望与全球治理霸权直接挂钩,形成了极具争议的“特朗普式全球主义”叙事。
特朗普的“救世主”言论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24年大选期间,他就通过《拯救美国》一书构建了“危机—拯救”的叙事框架,将个人执政与国家命运绑定。这种叙事在其第二任期进一步升级,将“拯救美国”扩展为“拯救世界”,试图将美国的霸权地位与全球治理的合法性合二为一。他在采访中强调“美国完了,其他国家也得跟着完”,将美国的兴衰等同于全球命运,实质是将单边主义包装成“全球责任”。
特朗普的“全球掌控”言论引发了广泛争议。埃及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副主席萨马·苏莱曼批评其“殖民主义心态”,加拿大总理卡尼则直接反驳“加拿大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第51个州”。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虽对特朗普的克里米亚立场表示认可,但这种“有限共识”更多是地缘博弈的权宜之计,而非对其全球治理理念的认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言论暴露了其“交易主义”外交的本质——将国际规则视为可以随意改写的商业合同。
特朗普第二任期延续了“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于2025年4月推出“对等关税”计划,对中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10%-104%的关税。这种单边主义举措不仅导致全球股市震荡,更引发了连锁反制:中国对美加征84%关税,欧盟暂停90天报复性措施但保留反制权利。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警告,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正在摧毁多边贸易体制,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陡增。
在俄乌冲突中,特朗普提出“以矿产换和平”的方案,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以换取美国援助,此举遭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明确拒绝。这种“交易式”调停暴露了其地缘战略的本质:将他国领土视为谈判筹码,以牺牲小国利益换取大国间的短暂平衡。在中东,特朗普计划5月访问沙特、阿联酋等国,试图通过强化军事同盟和能源合作巩固美国主导地位,但这种“石油美元”的老套路在多极化趋势下显得力不从心。
特朗普执政百日已签署超过40项行政令,包括退出《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这种“退群毁约”的行为不仅削弱了美国的国际信用,更导致全球气候治理和公共卫生合作陷入停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美国的退出使《巴黎协定》面临“领导力真空”,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被迫承担更多减排责任。在全球卫生领域,美国曾占世卫组织资金的16%,其退出可能导致非洲、中东等地区的防疫项目中断。
特朗普的激进政策在国内引发强烈反弹。最新民调显示,其执政百日支持率仅为39%,创下80年来最低纪录。72%的美国人认为其经济政策可能导致衰退,64%反对其关税措施。共和党内部也出现分歧,部分议员批评其“过度扩张总统权力”。这种政治生态的撕裂使得特朗普的“全球掌控”叙事在国内缺乏共识基础,其政策推行面临司法诉讼(超200起)和国会制衡的双重阻力。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疏远传统盟友。欧盟对其“对等关税”表示强烈反对,韩国、日本则拒绝在对华政策上“选边站”。加拿大总理卡尼在选举中明确表示“不会为关税协议牺牲国家利益”,这种态度折射出美国盟友对其信任的流失。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盟友让步,却反而加速了多极化趋势:欧盟与印度加快自贸谈判,巴西推动人民币结算,这些动向都在削弱美元霸权。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正在动摇二战以来的国际秩序。他主张“重新谈判”北约协议,要求成员国增加军费,这种“交易式”联盟关系破坏了集体安全机制的基础。在贸易领域,其“对等关税”政策否定了比较优势理论,导致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不确定性。国际关系学者指出,这种“以实力重塑规则”的做法,本质是将国际社会拖入“丛林法则”的泥沼,而美国自身也将因失去规则制定权而陷入战略孤立。
从历史角度看,特朗普的“全球掌控”叙事符合霸权国家衰落期的典型特征。美国政治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指出,当霸权国家无法通过规则维持主导地位时,往往会诉诸军事和经济强权。这种“霸权护持”策略短期内可能延缓衰落,但长期将加速体系失衡。当前美国的关税战、“退群毁约”等行为,正是这种理论的现实写照。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未能阻止多极化进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全球合作,金砖国家扩容至15国,东盟在区域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些趋势表明,国际秩序的重构已不可逆。即便美国试图通过“印太战略”遏制中国,但其盟友的离心倾向和国内政治的分裂使其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面对特朗普的“全球掌控”叙事,国际社会需要构建包容性治理框架。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都是对单边主义的回应。在气候变化领域,尽管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但中、欧、印等国的自主减排承诺仍在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这种“去霸权化”的治理实践,为后美国时代的国际秩序提供了新可能。
特朗普的“全球掌控”言论,本质是美国霸权衰落期的焦虑投射。其政策实践不仅加剧了国内政治分裂,更在国际社会引发连锁反应,加速了多极化趋势。未来的国际治理需要超越“霸权稳定论”的思维定式,在多边主义框架下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规则体系。(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