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子产品价格上涨35%,中国消费者购买进口汽车成本增加,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剧。
有经济学家警告,这种“双输”局面若持续,可能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而最大的输家将是那些盲目追随美国的国家。
五、关键节点
现在的问题不是“会不会谈”,而是“怎么谈”。
中方的谈判条件明确:控制内阁对华攻击性言论、解决台湾问题、解除制裁、设置专门谈判代表。
这些要求看似简单,实则触及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矛盾——特朗普需要靠对华强硬维持基本盘,而贝森特等务实派又想止损。
这种内部分裂让谈判前景充满变数。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经济衰退风险正在加剧。
美债收益率飙升至5%,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农业出口逆差扩大至305亿美元。
如果特朗普继续一意孤行,很可能重蹈2018年贸易战的覆辙——当时美国农民损失270亿美元,最终迫使特朗普签署农业救助法案。
历史会不会重演? 答案可能就在今年的中期选举。
这场关税闹剧的本质,是美国试图用冷战思维解决全球化问题的必然失败。
当特朗普政府还在纠结245%的数字游戏时,中国已经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构建起新的竞争优势。
未来的较量,将不再是简单的关税对抗,而是制度韧性、创新能力和全球治理话语权的全面比拼。
而那些试图用“关税大棒”维持霸权的国家,终将在历史的车轮下铩羽而归。(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