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让政策充满不确定性。
他一边让贝森特释放谈判信号,一边又在社交媒体上威胁“加征更多关税”。
这种分裂让美国企业无所适从,CNBC采访的跨国公司高管直言,白宫严重高估了关税威慑力,中方战略定力远超预期。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多次单方面宣称“等中方电话”,结果被彭博社曝出,中方明确要求美方先管住内阁的抹黑言论,否则免谈。
三、中方的反制
面对美方的关税大棒,中方采取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
商务部直接指出,这种“毫无意义的关税数字游戏”已无经济意义,外交部更是懒得替美方解释税率细节,一句“具体数字问美方”尽显不屑。
实际行动上,中国暂停采购美国农产品,转向巴西、墨西哥等国,导致美国大豆价格暴跌17%,农民每英亩损失25美元。
更关键的是,中方在全球供应链上展现出强大韧性。
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关税迫使企业转移,但中国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庞大市场让跨国公司难以割舍。
苹果虽然将部分iPhone生产转移到印度,但2023年中国对美手机出口仍占496亿美元,而印度仅121亿美元。
这种“去中国化”的代价,美国企业比谁都清楚。
四、全球供应链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早已超出双边范畴。
为规避关税,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越南对美笔记本电脑出口激增140%,印度承接部分电子组装业务,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
这种“去全球化”趋势让WTO规则形同虚设,各国被迫“选边站”,但中国通过进博会、RCEP等平台扩大开放,反而巩固了国际支持。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关税战的代价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