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NASA前局长纳尔逊透露,将研究两种火星采样返回方案,将毅力号采集的火星样本送回地球。NASA将在2026年下半年确认该计划及其设计,预计2035年至2039年将毅力号全部样品送回地球。由于面临技术系统协调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困难,NASA一直未能敲定可行的采样返回方案。美国人要想拿到毅力号采集的样本,最早也要等到2035年。
香港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昆廷·帕克说,中美这场探火竞赛可能代表着又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美苏冷战时期的1957年,苏联领先美国,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入地球轨道。苏联这一科学技术领域的优势,给美国带来巨大冲击。帕克感叹,中国不仅领先NASA一年,而是领先几年,实际上,中国已在美国前方拉开了很长距离。
钱煜奇说,虽然美国宇航局的采样过程更为全面,但也使任务变得极其复杂和耗时。相比之下,中国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中国的研究人员及其国际合作者将仔细选择天问三号的着陆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科学回报。(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