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周里,美军接连调动航母、派遣B-2轰炸机、部署防空系统,一系列动作令外界高度警惕:美国是否真打算对伊朗动武?然而,就在军事气氛升温之际,一则外交突转的消息打破沉默——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美伊正在就伊朗核计划启动“直接”谈判。数小时后,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确认,双方将于4月12日在阿曼进行“间接”高层会谈。
这场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暗流涌动的谈判,无疑在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中投下了一颗“外交变数”的石子。
各取所需下的“外交回马枪”
特朗普在当天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面后,语出惊人地对外公布了与伊朗谈判的消息,并强调本周六将进行高级别会谈,同时放出狠话——若谈判失败,伊朗将面临“巨大危险”。而伊朗方面虽拒绝“直接谈判”说法,但确认愿意开启“间接接触”。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他对伊朗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一边高举军事威胁大棒,一边不断暗示“愿意对话”。甚至据报道,他曾直接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愿意谈判。但伊朗方面始终持谨慎态度,面对美方的“软硬兼施”,伊朗坚称不接受直接接触,仅愿在第三方斡旋下进行“间接磋商”。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表示,此次美伊愿意重启对话,并非情势缓和的表象,而是“互有算计、各有需求”的产物。
美国焦虑的“核倒计时”,伊朗承压的经济现实
对美国而言,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即将于今年10月终止。联合国原子能机构数据显示,伊朗目前已积累超过100公斤丰度达60%的浓缩铀,理论上已接近拥有制造核武的技术门槛。对于一贯高度警惕伊朗核能力的美国与以色列来说,形势正变得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