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滥施关税,害人又害己。1987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全国广播讲话中表示,加征关税看似是爱国行为,实际上却在伤害美国。他指出,高关税短期内可能有效,但最终会招致别国报复,引发贸易战,导致市场萎缩和崩溃,企业和工业关闭,数百万人失去工作。
里根之所以强调警惕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是因为美国历史上多次因提高关税而遭受惨痛教训。例如,1897年,麦金莱签署《丁利关税法》,大幅提升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大涨,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后来,麦金莱在1901年的演讲中承认“商业战争无利可图”。
1930年,胡佛总统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多种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此举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美欧贸易量锐减三分之二,全球贸易遭受重创。该法被认为是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外溢并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并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附加费,这一单边举措被称为“尼克松冲击”,导致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关系紧张,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混乱,失业率与通胀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