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中国大豆,率先脱钩 贸易摩擦下的供应链重构(2)

2025-04-15 07:55:13 来源:日搜君

中美围绕大豆的博弈堪称“经济暗战”。美国利用技术、产能和政府补贴打击中国脆弱的大豆供应链,甚至采取非常规手段打击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国种植户。例如2003年的“大豆战争”,美国农业部发布报告称大豆库存将降至20年最低水平,引发价格暴涨。中国压榨企业判断失误,高价签订长期采购合同。一个月后,美国农业部宣布数据存在误差,导致价格暴跌,中国企业面临巨额亏损或违约赔偿。最终,外资控制了中国85%的压榨产能。

中国对此局面进行反制,主要依靠市场采购能力。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中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大豆作为重要农产品被卷入贸易风暴。中国对美大豆关税提高至25%,使美国大豆行业受损严重。2018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骤降50%,经济损失高达20亿美元。

即便如此,中国也未完全放弃美国大豆。美国大豆价格低于国内,且蛋白质和油脂含量更高。为了丰富餐桌和展现开放形象,中国食品业和养殖业长期与美国大豆紧密绑定。同样,美国也难以割舍中国市场。2023年,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占其出口量的51%。2024年,中国又购买了美国近48%的大豆出口,继续成为美国农民的最大金主。然而,2025年关税冲突升级打破了这种平衡,中国已做好“完全脱钩”的准备。

中国的大豆破局之路在于两条腿走路:扩大本土种植和重构海外来源。对内,中央一号文件将“大豆扩种计划”上升为战略高度,从种植面积、模式、区域和技术等方面做了详细部署。2023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57亿亩,同比增长1.95%,是1958年以来最高水平。中国企业也在政策推动下,围绕农业科技进行大豆创新。北大荒集团尾山农场推广高蛋白、高产量的优质大豆品种,使得大豆种植最高亩产达569.25斤。重庆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取得重大突破,试验田大豆亩产达280公斤。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