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救不了美国制造 违背经济规律。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近来,美国频繁加征单边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违背基本经济规律和常识,导致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及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重冲击和剧烈动荡。
按照白宫的说法,此次加征关税旨在解决全球贸易的不公平问题,将制造业转移回美国并推动经济增长。然而,这一策略不仅违背国际贸易规则,还忽视了美国制造业衰落的深层次原因。
美国制造业的衰退是长期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过去几十年,美国企业为了追求更高利润,将大量制造业外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技术扩散和产业转移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制造业在技术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如今,美国要发展制造业还面临产业链断裂、人才断层、基础设施老化等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性解决。美元霸权也对美国造成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带来巨大贸易和金融特权,另一方面导致金融业和服务业成为经济支柱,吸走大量资本和人才,使制造业被边缘化。
理论上,高关税可以提高进口商品价格,增强本土产品竞争力。但由于美国本土制造业综合成本畸高,即使面临高关税,大多数企业可能仍倾向于在海外设厂,而非将产业链迁回本土。制造业回流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供应链支持,而美国在这方面明显存在短板,且短期内难以克服。
企业从规划到投资再到生产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稳定可预期的商业环境。当前美国政策多变,企业难以准确计算成本和预估回报,这意味着在美国建厂投资如同高风险赌博。极端关税政策还会引发贸易伙伴报复,增加各国企业成本,降低利润,打击全球企业的投资意愿和能力。
面对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问题,美国政府试图通过简单粗暴的关税保护来推动制造业回流,不仅无法解决根本矛盾,反而会扰乱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损害美国自身利益和全球经济稳定。真正能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是通过国际合作、消除商业壁垒来提升竞争力。顺应经济规律,才能找到可持续的复兴之路。(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