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案件最近引起了诸多的争议,其中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国际刑事法院(ICC)的管辖权问题。我们知道菲律宾在2019年退出了《罗马规约》。因此,大家一直在问,国际刑事法院对这个案件拥有管辖权吗?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ICC首任首席检察官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
菲律宾于2011年决定加入国际刑事法院,这是事实。因此,菲律宾是基于主权意志作出的决定。随后在2018年,菲律宾决定退出。这也是菲律宾的主权决定。但是,菲律宾2011年接受的《罗马规约》明确规定:管辖权在退出后还会持续1年。规则本就如此。因此,从2011年到2019年,菲律宾同意了这一管辖权。
记者倪晓雯:
对于一个已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的国家,ICC在该国的工作范围有哪些限制?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ICC首任首席检察官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
国际刑事法院只能在国家接受其管辖的时段内行使职权,对菲律宾而言就是2011至2019年期间。我认为我们不会调查2011年之前或2019年之后发生的犯罪,但在2011年至2019年之间,我们是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菲律宾接受的管辖范围。
记者倪晓雯:
更具体地说,国际刑事法院真的可以根据其签发的逮捕令来逮捕某人吗?
ICC首任首席检察官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
国际刑事法院的运作机制是:检察官进行调查取证,当证据充分时可申请逮捕令;法官会审查证据并作出裁决;然后由各国来执行逮捕。所以,国际刑事法院并没有专属的警察,执行逮捕完全依赖各国配合。就本案而言,菲律宾逮捕了杜特尔特并将其送交国际刑事法院。
ICC前检察官:司法权力与政治权力之间存在紧张博弈
记者倪晓雯:
我想更核心的问题在于本案的时机,因为小马科斯总统最初表态拒绝与ICC合作,却在与杜特尔特家族政治联盟破裂后转变立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动作。对此,您怎么看?
ICC首任首席检察官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
这确实在菲律宾国内被高度政治化了,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这将在菲律宾引起极大争议,并进一步加剧该国政治生活的两极分化。这也正是ICC介入此类复杂危机时面临的普遍困境。我们在肯尼亚、阿富汗、俄罗斯、以色列和加沙的案件中都看到同样的困境,这就是问题所在。司法权力与政治权力之间存在紧张的博弈。这就是现实处境。
ICC前检察官:9月听证会杜特尔特有权自我辩护
记者倪晓雯:
现在国际刑事法院正在指控杜特尔特犯有“反人类罪”,但是他否认策划过系统性谋杀,并声称他只是指示警察在自卫情况下才可以开枪。那么在实际操作中,真的能区分自卫性击杀与针对平民的蓄意杀害吗?
ICC首任首席检察官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
我们目前尚未看到全部证据。所以在9月份将会进行补充指控听证会。届时,杜特尔特将有机会解释自己的行为并陈述立场。在法庭上展开辩论,检察官承担举证责任。检察官必须举证,杜特尔特有权自我辩护,最终由法官裁决。
ICC前检察官:是否承认下达杀害指令是庭审关键
记者倪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