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的纺纤厂尤其是下游的成衣代工厂,几乎所有产线、产能都在东南亚国家,此次受到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冲击巨大。预测显示,“小型工具机厂恐掀倒闭潮”。相关数据显示,台湾地区对美国一年的贸易顺差大概740亿美元,等于台湾要采购或消费740亿美元的商品,才能完全抵消;即使想要扩大对美商品采购,潜在扩增的幅度也相当有限,恐怕是杯水车薪。财经专家游庭皓称,想要达到740亿美元的消费额,台湾必须购买296架波音787飞机,再不然就是进口1480万吨牛肉,但以台湾一年牛肉消耗量约15万吨来看,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面对严峻局面,台“行政院长”卓荣泰与“副院长”郑丽君在台湾被宣布课征32%关税37个小时后,才举行记者会宣布对策。卓荣泰称,已指示“经贸谈判办公室”立即盘点此高额关税不合理及对台湾不公平之处,除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严正交涉外,行政团队将提供880亿元新台币的协助方案。针对特朗普加征关税是否会加深台湾社会的“疑美论”,卓荣泰未正面回应。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指出,以台湾去年对美出口1100多亿美元计算,880亿元新台币不过才26亿美元,面对每年台湾可能损失的370亿美元的关税,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他质问道,当局宣称与美国关系好,有先尝试跟美国进行谈判沟通吗?还没沟通,就宣布要补贴。国民党“立委”王鸿薇称,面对美国重税,赖当局的对策不是与美国如何交涉,而是宣布“协助方案”,拿金库来“堵民众的嘴”,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
6日下午,消失多时的赖清德终于正式有了消息。他当天与岛内企业代表会谈,声称“没有计划采取关税报复”。赖清德通过一段8分钟的视频对民众信心喊话,公布了所谓五项策略应对美国关税,包括提出产业支持计划以及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计划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谈判,全力争取改善‘对等关税’”。赖清德提出组成谈判小组从台美双方“零关税”谈起,扩大对美采购以降低贸易逆差,台“行政院”已经完善对石油、天然气等产品的大量采购计划,“国防部”也已提出军事采购清单。扩大对美国投资,除了台积电加码外,其他产业如电子、石化及天然气等,都可以加码投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