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岛内“大罢免”成为舆论焦点。选务单位负责人李进勇的操作使得蓝绿在罢免问题上的差距一度达到35:0。然而,随着朱立伦推出应对策略,加上卢秀燕、侯友宜、蒋万安等蓝营重要人物的介入,以及黄国昌的支持,局势开始发生变化。3月28日,吴思瑶、吴沛忆等8名绿营民代进入罢免第二阶段,标志着蓝营打破了之前的困境。
与此同时,绿营的罢免进程陷入停滞。赖清德要求每位绿营民代至少收集3000份连署,但罢免团体认为这远远不够。时间紧迫,这对绿营来说是个挑战。此外,绿营内部也出现了分歧,间接增强了蓝营的反罢气势。
外界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高雄的宣讲活动。赖清德和卓荣泰原本计划进行8场宣讲,但由于蓝营的反制措施,他们将场次增加到300场。3月27日,蓝营在高雄进行了反罢宣讲,吸引了超过5000人参加。两天后,绿营在高雄的宣讲人数却远低于预期,仅有2000人左右,显示出绿营在高雄的影响力减弱。
绿营为了挽回面子,宣布51名绿营民代将全部参与宣讲。然而,实际到场的只有8名高雄绿营民代,其他民代并未出现。这表明赖清德对绿营的掌控力不足,绿营内部存在严重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