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救援队谈土耳其和缅甸地震救援感受 极端温差下的生死考验

2025-04-03 20:52:35 来源:盘古小博士

一名中国救援队员瘫坐在缅甸震区的碎石堆上,防护服被汗水浸透成深灰色。他的队友刚因中暑被抬离现场,这是当天第三例被迫撤离的救援人员。此刻地表温度达到52℃,钢筋混凝土废墟里弥漫着尸体腐烂的刺鼻气味。

救援队谈土耳其和缅甸地震救援感受

在零下20℃的土耳其地震现场,救援队曾创下178小时的生命奇迹。低温延缓了被困者的代谢,使一名10岁女孩在被埋七天后仍存活。而在43℃的缅甸震区,幸存者存活时间被压缩至48小时,高温加速脱水,废墟缝隙里的温度可达60℃。

搜救犬在缅甸遭遇职业滑铁卢。炎热迫使犬类张嘴喘气,鼻腔干燥导致嗅觉失灵,每15分钟必须强制休息。热成像仪受地表高温干扰,常将地下水管误判为生命迹象,救援队不得不回归最原始的铁锹和声呐探测。

每10分钟轮换的制度形同虚设,撤下的队员只能站着补水,防护服脱卸耗时足以让一名幸存者丧命。深圳救援队记录显示,95%的队员出现热射病前兆,3人因多脏器衰竭送医。更残酷的是心理折磨:土耳其救援是希望与时间的赛跑,而缅甸救援却是与腐败气味争夺遗体尊严。

曼德勒临时安置点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着8000只伊蚊。登革热感染率三天内暴涨300%,救援队携带的5万份检测试纸已耗尽。倒塌建筑释放的石棉纤维混合高温湿气,形成肉眼不可见的“致命雾霾”,20名队员出现肺部灼烧感。

中国救援队抵缅24小时内搭建起移动医院,太阳能净水设备日均过滤10吨饮用水。某西方大国承诺的医疗舱仍在海关滞留,其救援队因“高温补贴未谈妥”拒绝进入核心震区。缅甸华人拍摄到对比画面:中国队员席地而睡时,某国救援队正在五星酒店分发防晒霜伴手礼。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