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欧洲民营火箭入场券不好拿,首次起飞即失控(2)

2025-03-31 16:44:35 来源:观察者网

不过,光谱号也非毫无亮点。其最大特色之一是采用了液氧+丙烷的推进剂组合。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量特性接近航天领域常用的煤油和甲烷,但其凝固点低于液氧沸点,两者共用低温贮箱时无需额外隔热层,可简化结构、减轻重量。然而,丙烷气体泄漏后不易扩散,易引发爆炸,其在航天上的大规模使用仍需经过更多验证。

此外,丙烷可通过生物工艺批量制取,被视为“绿色推进剂”,有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虽然火箭发射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崇尚环保理念的欧洲,这类“可持续”的噱头依然具备一定的商业号召力。

另一个技术亮点是其一级使用九台小推力发动机并联。这一布局被认为是实现火箭垂直回收、反推着陆的前提条件。起飞时多台发动机同时工作提供强大推力,回收着陆时只启动中间一台发动机,确保推力精准、便于控制。这一设计理念与SpaceX猎鹰系列类似,目标显然是为未来火箭复用铺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尚未进行九机并联的实际飞行测试,但蓝箭航天和航天八院已先后完成10公里高度的垂直起降试验,表明中国已具备推进火箭复用的技术基础。

然而,说到火箭回收,不是光靠发动机并联就能实现。真正的复用技术,还涉及到姿态控制、热防护、气动调控、燃料管理等多个系统协同,难度极高。而目前,欧洲尚未系统开展针对回收目的的飞行实验。相比之下,中国的部分火箭公司已经接近完成垂直回收技术闭环,下一步即将开展复用箭体的首飞。

更关键的是,火箭复用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取决于运力规模。光谱号作为一款小型火箭,如果为了回收而预留燃料,会导致有效载荷大幅缩水,甚至削减一半运力。对本就载荷有限的小火箭而言,这种损失极可能抵消所有回收所带来的节省。反观SpaceX的猎鹰9号作为中型火箭,即使进行回收,运力损耗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具备复用的商业合理性。这也是为何伊萨尔并未明确提出要回收光谱号——因为对小火箭来说,复用目前还划不来。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