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指出,这种司法操作方式,与近期岛内多地检调针对罢免连署大举搜索约谈的情况如出一辙。而台“法务部”还正在推动一项限制“言论自由”的修法草案,更让人担忧台湾的民主机制是否正在被系统性侵蚀。社论直言,检调系统的这些作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将“民主法治的列车”拉向了倒退的方向。
有关柯文哲的“京华城案”,台北地方法院于3月28日作出延押裁定,认为柯文哲、威京集团董事长沈庆京、台北市议员应晓薇,以及曾任柯文哲财务总管的李文宗,均需自4月2日起继续羁押两个月,并禁止一切接见及通信。这一决定进一步引发外界对该案羁押时间是否过长、是否存在“未审先判”的疑虑。
在外界看来,从柯文哲突发身体不适、深夜送医,再到陈佩琪公开质疑司法黑箱,整个事件所折射出的不仅是个别案件的司法争议,更是台湾当前司法体制与政治权力之间关系的又一次深层对撞。如今柯文哲仍被继续收押,身体状况虽暂时稳定,但他的案情走向与司法公信力的重建,仍有待社会持续关注。(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