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如何理解特朗普的反常操作 不是善意,而是算计!(3)

2025-03-28 10:33:43 来源:头条

软硬之间的算计:“留一手”才是常态

特朗普并非“对华友好”,他的政策逻辑依旧是“美国优先”。只是现在,他比第一任期更清楚,“全面对抗”不一定带来实际收益,尤其是在美国经济自身存在衰退压力、制造业复兴尚未成型的情况下。他开始懂得:用关税当作谈判筹码、释放“缓和”信号,为自己博得更大的战略回旋空间,比一味地打压中国更现实。

这种策略转变,也体现在他目前对TikTok等议题的态度上。虽然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曾试图“封杀”TikTok,但这次他并未上来就“赶尽杀绝”。而是留有余地——打打停停、欲擒故纵。一方面可以赢得美国国内选民中对“遏制中国”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又避免彻底断裂两国之间的经济纽带,留下一定谈判余地。

据《南华早报》援引相关消息称,特朗普有意在今年4月访问中国,谋求达成一份“象征性但体面的贸易协议”。他的真实目的可能不是寻求结构性突破,而是为自己谋求连任提供一个“胜利叙事”:看,我让中国低头了。至于协议内容是否真正有利于中美双方,是否可持续,恐怕不是他关心的重点。

结语:对华“手下留情”不是转性,而是“算盘精”

特朗普的“对华缓和”并不意味着他态度转变,更不是出于什么善意。他只是比以前更精于算计,知道什么时候该硬,什么时候要松。该收割选票时用中国当“靶子”,该稳经济时又装出一副“愿谈愿和”的样子。

本质上,这仍然是“美国优先”的一部分。只是从“全面硬刚”变成了“边打边谈”,从“火力全开”转向“精准施压”。这种调整表面看似理性,实则只是策略上的变通。

值得警惕的是,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缓解,两国在技术、地缘、安全领域的博弈仍在继续。指望特朗普真的放下鹰派立场,或真心“修复”中美关系,仍属不切实际的幻想。

毕竟,对他来说,政治始终是交易,而交易讲的是利益,不是感情。(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