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学者:美国悄然调整中东策略(2)

2025-03-18 11:09:55 来源:上观

在也门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大规模空袭胡塞武装,目的并非彻底摧毁这一势力,而是短期震慑,迫使胡塞武装和伊朗作出让步。特朗普深知,直接打击伊朗的代价巨大,而胡塞武装虽然近年实力增强,但仍难以凭借空袭一劳永逸地解决,因此,美国的空袭行动更像是一种敲山震虎的策略,借此向伊朗施加压力。

此外,软硬兼施,以谈判和制裁相结合。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对伊朗极限施压不同,这一次,他并未直接撕毁伊核协议,而是时而释放谈判信号,时而挥舞制裁大棒,使得美伊关系更加扑朔迷离。这种策略的核心目的,是通过谈判施压并行的方式,让伊朗在制裁压力下被迫妥协。

加沙停火谈判为何一拖再拖?

当前,以色列和哈马斯的第二阶段停火谈判迟迟无法推进,停火协议的执行陷入僵局,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首先,双方互信不断下降。在第一阶段停火执行过程中,双方冲突不断,彼此之间的敌意更深,信任度更低,使得后续合作难度加大。

其次,撤军问题成为核心争议。根据最初的停火协议,以色列需要在第二阶段撤出加沙。然而,内塔尼亚胡在战争初期就确立的目标是“彻底消灭哈马斯”,并推动加沙“非军事化”,因此,在这两个目标尚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他不愿贸然撤军。

内塔尼亚胡不仅要面对哈马斯的军事挑战,还要顾及以色列国内的政治压力。以色列国内的右翼势力坚决反对停火和撤军,甚至威胁如果内塔尼亚胡同意撤军,他们将退出执政联盟。如果右翼势力倒戈,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地位将变得岌岌可危。因此,他在谈判中极力避免做出妥协,以维持国内的政治支持。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