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专家:慕安会变“美欧分裂会” 美欧关系面临重大变化

2025-02-17 10:01:41 来源:直新闻

慕安会变“美欧分裂会” 美欧关系面临重大变化!慕尼黑安全会议似乎已成为美欧分裂的象征。美国明确表示在俄乌和平谈判中没有欧洲的位置,这标志着美欧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美国副总统批评欧洲破坏民主,到美国排斥欧洲参与俄乌停战谈判,再到乌克兰拒绝签署美乌矿产协议,这些事件都让欧洲领导人感到意外和困惑。尽管欧洲各国与拜登政府紧密合作,提供资金和武器援助乌克兰,但最终却被排除在谈判桌外,这对欧洲来说不仅是尴尬,更是一种被边缘化的体验。

美国希望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以便将注意力转向打压中国。由于俄乌冲突已经削弱了俄罗斯的实力,对美国的安全威胁不大,因此美国不惜牺牲乌克兰的利益,甚至将欧洲盟友晾在一旁,以迅速平息战争并获取利益。要求乌克兰提供稀土等矿产资源只是第一步,未来重建过程中还有更多利益可图。此外,美国通过将欧洲排除在谈判之外,不仅是为了获取战后利益,还是一种极限施压手段,促使欧盟建立更自主的军队,扩大国防开支,并购买美国军备,从而在俄乌冲突和欧洲两方面获得双重利益。

欧洲在军事、安全和经济上仍将受制于美国。欧洲需要依赖美国来维护安全,依靠美国市场维持经济增长,还需要美国的技术发展新兴产业。虽然欧洲国家领导人多次呼吁增强独立自主性,但由于内部难以协调,自强自立方案难以落实。除了统一市场外,欧盟在政治和军事上仍难以摆脱美国的影响。未来美欧关系虽有分歧和冲突,但欧洲仍会服从美国的战略指导,即使有时不得不忍气吞声。

在慕尼黒安全会议上,中国外长王毅的讲话更具亲和力,他强调中国视欧洲为伙伴而非对手,并愿意在俄乌和平谈判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这种包容性的态度受到欧洲国家的好评。特别是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的双边会晤中,王毅呼吁中欧加强优势互补,深化务实合作,坚持自由贸易,践行多边主义,赢得了热烈反响。西方一些观点认为,中国可能填补“美国优先”留下的空白,成为全球化的领导者。

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强调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美国的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形成鲜明对比。从经济角度看,中欧合作有望进一步加深。但在国防、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中欧合作空间受限于欧洲是否能独立自主,摆脱美国的控制。目前由于俄乌冲突和欧洲难以摆脱美国制约,加上美欧拥有共同价值观,中欧合作的空间可能会被压缩。例如,在经济上,欧洲对中国仍有许多保留,如未解除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电动车关税问题也未解决。因此,中欧要扩大合作领域,推动经济全球化,还需克服许多障碍,关键在于欧洲能否摆脱美国的控制。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见菲律宾外长,宣称将在南海问题上扩大投入。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建立围堵中国的圈子,会见的外国领导人多为中国近邻。美国提出的一些议题,如操纵巴拿马运河管理权、管控格陵兰岛等,都是为了削弱中国的国际贸易影响力。美国与菲律宾的合作意图明显,旨在干涉南海事务。美国国务院重申不会撤走部署在菲律宾的堤丰中程导弹,以应对所谓的“日益增长的威胁”。

中国对此早有准备,多年来一直在加强南海防卫。在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交官和学者强调了南海问题的历史背景,揭露了菲律宾在南海非法扩建岛礁的行为。中方应对措施包括通过外交途径和学术研究证实中国南海主权的合法性,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南海和平与主权安全,以及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应对一切外来干预势力。中国在南海主权维护上拥有强大的实力,相关当事方和外来干预者对此都有所忌惮。(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