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国观众看完哪吒2对中国神话很感兴趣 美国观众沉迷中国神话

2025-02-14 10:04:37 来源:光明网

自2月8日在北美首映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席卷海外市场,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美国洛杉矶的首映礼现场座无虚席,纽约、悉尼等地的影院更是人满为患,部分场次的预售票甚至提前一周售罄,导致影城票务系统一度瘫痪。

在社交媒体上,这部电影引发了广泛热议,许多海外观众纷纷用“震撼”“史诗级体验”“视觉盛宴”来形容它。一位美国影迷在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Rotten Tomatoes)留言道:“从未想到中国动画能将神话故事和现代技术结合得如此完美,哪吒那种‘不认命’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数次落泪。”

在国际电影数据库IMDb上,该片评分高达8.3分,不仅超越了前作,更在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动画作品中遥遥领先。多位海外影评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片在叙事张力与美学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好莱坞制片人罗伯特·金直言:“《哪吒之魔童闹海》展现了中国电影如何成功讲述全球观众都能共鸣的故事。”甚至有影迷调侃道:“看完《哪吒》,再看迪士尼的英雄套路,就像从浓烈的咖啡换成了白开水,毫无惊喜。”

海外观众盛赞:《哪吒》颠覆想象,震撼人心

《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精美绝伦的特效和燃爆的战斗场面赢得了全球观众的一致好评。许多外国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直呼:“这才是真正的视听盛宴!”

在美国,观众Rachel抢到了电影预售票,并在观影后感叹:“力量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强大,更是精神上的不屈。‘我命由我’的信念让我心潮澎湃,我推荐所有朋友都去看这部精彩的中国动画电影。”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顺利买到票。澳大利亚观众Derek向媒体表示:“悉尼所有上映《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场次都已售罄,想买票都抢不到,太遗憾了!澳大利亚的观众超级兴奋,大家都在期待这部电影!”

俄罗斯观众马克斯(Max)则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观影感受:“从未见过如此震撼的神话战场,海底妖族围攻陈塘关、虚空裂缝开启的画面简直是视觉冲击的巅峰。”

加拿大影迷Aaron则表示,这部电影让他对中国神话产生了浓厚兴趣:“影片中有大量关于龙族和妖怪的设定,战斗场面非常精彩,故事节奏紧凑。我会强烈推荐给所有喜欢神话故事和东方文化的朋友。”

不仅如此,影片的情感表达也打动了许多观众。俄罗斯观众马克斯表示:“看哭了好几次,尤其是电影中哪吒和父母之间的亲情让我无比感动。这部作品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被偏见束缚,要勇敢地做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

文化出海:哪吒打开世界对中国神话的新认知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国际热映,被视为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里程碑。影片取材自《封神演义》,并融入了三星堆青铜器、侗族大歌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用充满东方韵味的艺术风格征服了海外观众。导演饺子表示:“哪吒的‘我命由我’精神,正是全球观众都能共鸣的价值观。”

一些外国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们对影片的理解。乌克兰博主“Alex在成都”兴奋地表示:“影片完美展现了中国龙的神秘与霸气,哪吒骑龙战斗的画面让我彻底震撼。”而俄罗斯诗人唐曦兰则对影片的社会隐喻给予高度评价:“电影中,天宫高层为了自身利益,制造人与龙族的对立,最终引发了巨大悲剧。这种权力斗争和偏见导致的牺牲,让人深思。”

不过,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部分外国观众对影片中的一些细节产生疑惑。例如,“急急如律令”这句台词让许多观众不解,而龙族在中国文化中通常是祥瑞的象征,在电影中却被塑造成部分反派角色,也引发了一些讨论。

一些欧美观众甚至用他们熟悉的好莱坞叙事方式来理解影片,称哪吒是“中国版超级英雄”,甚至有人提出疑问:“姜子牙是不是中国的雷神?”这些评论虽然体现了他们对哪吒形象的喜爱,但也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神话体系的陌生。不过,正是这些疑问,让许多观众开始主动搜索哪吒背后的故事,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神话体系的兴趣。

从一匹黑马到文化现象,《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里程碑,更是一场文化自信的国际宣言。当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幕上播放着哪吒的形象,当全球影迷为“中国神话”而排队购票,这场由哪吒掀起的浪潮,不仅突破了市场天花板,更冲破了文化壁垒。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哪吒闹的不是海,而是打破了全球对中国文化的旧有认知。”(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