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俄乌局势一夜巨变?乌军司令暴露一重大真相 轮换机制启动

2025-02-10 08:20:58 来源:网易

俄乌局势一夜巨变!近期,据乌军总参谋部内部消息,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于2025年1月11日发布命令,从各军兵种抽调约5万名军人转入陆军,以启动轮换机制并补充前线作战部队。这是三年来乌军首次进行大规模轮换,旨在增强前线部队的战斗力,确保作战人员得到适当休整。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24年末至2025年初,乌克兰空军已经有超过5000名官兵被调往陆军,其中主要为地勤人员。

近年来,乌克兰战事不断,军队疲惫不堪。为了让前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战斗力,乌克兰军方高层决定启动轮换机制。此次抽调的5万名军人涵盖了各军兵种,其中不乏空军地勤人员。这一系列动作,为乌克兰陆军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乌克兰,这场军事轮换被视为一场“及时雨”。一方面,它让疲惫的前线部队得到了休整,有利于提高官兵的士气;另一方面,新调入的军人带来了新的战术理念和技能,有助于提升整体战斗力。

然而,根据多方情报显示,俄罗斯投入到第一线作战的兵力已经超过了70万人,形成了对乌军近三倍的兵力优势。此外,在火炮、火箭弹等重型武器装备方面,俄军占据着绝对优势。据报道,俄罗斯的炮兵火力是乌克兰的十倍以上,火箭炮火力优势甚至可能达到百倍甚至千倍。这种悬殊的兵力对比,决定了战争的走向并非仅仅依靠勇气和牺牲就能扭转。

在乌克兰国内,民意调查显示,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司令、现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获得72%受访者的信任,而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仅为49%。这表明,乌克兰民众对战争感到疲惫,并渴望和平。在这种背景下,泽连斯基的表态和一线部队的轮换似乎都在为和平谈判铺路。乌克兰的未来将取决于各方力量的博弈,这场博弈值得持续关注。

巨大的实力差距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口基数的差异。俄罗斯拥有超过1.4亿的人口,而乌克兰可动员的人口则少得多,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在兵员补充方面的巨大优势。其次是军事工业实力的对比。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体系,能够持续为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和弹药,而乌克兰则严重依赖西方的援助,增加了其战略被动性。最后,战争的持续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俄军经过多次局部战争洗礼,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战术素养,尽管乌克兰士兵得到了西方教官的培训指导,但在正规军事训练和实战经验方面仍不及俄军。乌克兰的地理条件也使其在战略纵深上处于不利地位,加之漫长的边境线,使得防御任务更加复杂。相较于经济规模更大的俄罗斯,乌克兰的财力难以支撑长期的高强度军事行动。

乌军总参谋部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目前,在各训练中心接受培训的人员不足以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全面保障。启动轮换机制的决定与可能的谈判和冻结前线无关。乌克兰军队将在持续的战斗条件下进行轮换。2024年以来,乌军前线作战兵力严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乌军被迫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这一举措有着多重意义。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一线部队的人员伤亡和疲惫情况严重,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这5万名来自其他军种的军人虽然可能在具体作战技能和经验上有所差异,但他们都接受过军事训练,具备基本的军事素养,能够在经过一定的适应性训练后,迅速投入到一线作战中,缓解一线部队兵力不足的困境。这些军人的到来也让长期坚守在一线的部队有了轮换的可能。

缺兵少员一直是困扰乌军的一个难题。在战场上,乌军经常要面临几名士兵对抗几十名俄军的状况。尽管乌克兰部队有时能打出以少胜多的战绩,但人员的压力始终存在。因为泽连斯基和其他一些基辅官员坚持不将征兵年龄下调到18岁,以保护乌克兰的青年和未来。在这种情况下,现有部队的重组显得尤为关键。如今看来,乌克兰应该是将后方的军事行政单位大幅度削减,投入了前线。

有分析认为,乌克兰前线部队人员不足部分原因在于预备役人员的年龄限制。北约成员国建议乌克兰把征兵年龄下调到18岁,但这可能会导致后方不稳定,容易引发民众的抵触情绪。现在乌克兰军队采取的应急方案是抽调后勤和技术保障人员去前线执行作战任务,这对乌军整体的作战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乌军司令西尔斯基提到,乌克兰在战争前后招募了100万人入伍,但现在只剩下最多50万人。塔斯社消息称,乌克兰律师援引该国安全部门的话写道,乌军逃兵已经达到20万人。俄乌在库尔斯克的伤亡对比是38000人对48000人。俄罗斯国防部有150万正规军,即使俄罗斯拼着30万人伤亡,把前线25万乌军拼光了,乌克兰还剩下多少能打的武装力量?(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