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新任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的一通电话再次引发中日美三国关系的紧张。他批评中国在南海及周边海域的行为,并鼓励日本继续在钓鱼岛问题上向中国施压,明确表示钓鱼岛问题适用于《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第二条。这一表态支持了日本反华势力,也直接挑战了中日关系缓和的趋势。
《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自1951年签署以来一直是美日关系的基础,特别是第五条关于共同防御的规定被视为美国对日本安全承诺的象征。然而,由于条约内容模糊,双方在钓鱼岛问题是否适用安保条约上存在争议。赫格塞斯此次表态试图澄清这一模糊地带,其意图明显是挑动日本政坛和民间的反华情绪,阻碍中日关系改善。
日本议员松泽公开批评首相石破茂对中国舰船进入钓鱼岛海域视而不见,要求他亲赴钓鱼岛宣示主权并对华强硬。这反映了赫格塞斯言论在日本国内的支持。但石破茂对此并不感冒,在国会答辩中强调审视战争责任、反思历史,并宣布希望访华以提升两国信赖关系。这些举动表明他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
作为美国长期盟友,日本在多个领域深受美国影响。然而,随着国际形势变化,日本开始意识到自身利益独立性,不再愿意完全受制于美国。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日本企业多次因美国政策受损,民众对美国信任度下降。因此,石破茂政府调整政策,重新审视国家利益。
石破茂并未选择立即远离美国,而是采取折中策略。计划访问美国前放出访华消息,以此作为与美国博弈的筹码,暗示特朗普政府不要逼人太甚。同时,他也希望借此机会向中国政府表明日本未完全倒向美国,仍愿与中国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