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恐对中国商品征收20%关税。特朗普最近威胁将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加征高额关税。2024年,拜登政府一直在考虑对墨西哥征收新的关税,特别是针对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而当选总统特朗普则表示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并将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关税上调至25%。2023年,这三个国家占美国进口总额的43%左右。
有消息称,特朗普助手正在研究一项涵盖关键进口商品的关税计划,这与特朗普竞选期间提出的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关税的计划有所不同。许多经济学家警告称,这种激进的关税计划可能导致美国通胀再次上升,国会中的共和党人也可能反对这一计划。然而,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否认了这些报道,称其为假新闻。
受此消息影响,美元汇率出现剧烈波动。《华盛顿邮报》报道后,美元指数一度下跌超过1%,但特朗普否认后,美元指数有所反弹。这一事件也反映了市场的紧张情绪。前波士顿联储主席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市场还在关注即将公布的美国12月就业报告,这对美联储月底的议息会议至关重要。
目前支撑强美元的主要因素包括美国经济强势、潜在的关税政策以及美联储延缓降息。短期内,普遍关税政策可能促使外国产品赶在关税实施前进口美国,推高美元;中期来看,本土企业增加供应以满足需求,提升企业业绩,有助于美元走强;长远来看,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消费成本上升,导致通胀再度升温,迫使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特朗普团队的“普遍关税”政策将给全球贸易体系带来巨大挑战。专家警告称,这种做法可能引发全球贸易伙伴的报复。此外,共和党内的一些议员和商界领袖对这一政策的支持度不高,担心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不稳定等负面后果。特朗普政府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实施有力的贸易保护措施,又不会给美国经济带来过大风险。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6万亿美元,分析人士指出,增加关税可能会加剧债务风险。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提出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20%的关税,并声称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高额关税。赢得大选后,关税问题成为市场焦点。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苏拉布·古普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希望通过加征关税打击中国,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并增加就业机会。他认为,中国可能会开辟其他市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也持类似观点,并注意到中国正致力于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大对外投资。
加征关税将使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同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样加征25%的关税,尽管这三个国家占美国进口贸易的43%左右。特朗普的操作旨在让美国制造业重新回归,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
新的关税将给美国带来高昂的成本,消费者和企业将承受更高关税的影响,低收入家庭负担更重。关税还可能引发通胀,降低美国GDP。彭博经济公司的研究发现,如果只有中国采取反击措施,到2028年美国的GDP可能会下降0.8%;如果其他国家也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美国的GDP可能会下降1.3%。
除了关税问题,迫在眉睫的俄乌冲突和中东战局也是特朗普面临的难题。尽管特朗普希望缓解俄乌冲突,展现其对大国冲突的管控力,但俄美之间的对抗关系不会马上消失。欧洲的战略平衡和美欧复杂利益关系不是特朗普能轻易解决的。特朗普恐对中国商品征收20%关税!(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