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产第六代战斗机试飞的消息和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的下水,为解放军海军带来了不少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网络上对“四川舰”赞誉有加,主要因为它搭载了电磁弹射器,具备强大的航空作战能力,甚至有人将其视为“中型航空母舰”。
将“四川舰”用于执行部分航空母舰的任务并非完全不可行。然而,该舰仅有一部电磁弹射器且未采用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限制了其在高强度海空决战中的效能。考虑到这一点,“四川舰”或许可以被用于一个特殊方向,即类似美国海军上世纪40年代末提出的“核打击航母”,以携带和放飞实施核突袭任务的舰载机为主。
当时,美国空军是唯一能够远程投射核武器的军种。为了保持自身地位,美国海军提出发展自己的远程核打击能力。在核武器小型化技术和导弹尚未成熟时,飞机成为携带和投放核武器的主要平台。因此,美国海军开始寻求一种专门用于核打击的大型航空母舰,这种航母能够容纳并放飞挂载核航弹的大型舰载攻击机。尽管“合众国”级航母最终未能建成,但这一战法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在美国海军中存在。
在中国海军方面,虽然搭载电磁弹射器的“福建舰”也可以执行类似的核打击任务,但在未来10到15年内,中国航母数量仍然有限,主要用于对抗潜在强敌的航母打击群。相比之下,“四川舰”及其同型号姊妹舰可能更适合承担另一种任务——通过放飞“彩虹-7”舰载无人机对潜在强敌本土实施战略核打击。
“彩虹-7”无人机拥有上万公里的最大航程和上舰能力。尽管有人认为这使得中国无需继续研发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但作为高价值机型,“彩虹-7”不应轻易当作一次性装备使用。从中国陆地机场起飞跨洲际飞行显然不够现实,因此需要考虑空中加油或利用母舰缩短距离。既然航空母舰更多侧重于海上和空中力量对抗,076型两栖攻击舰或许是一个理想的海上平台,用于放飞和回收“彩虹-7”无人机,实现战略核打击任务。
让这款搭载电磁弹射器的两栖攻击舰成为一型海基核打击平台,或许真的是一条可行之路。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