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13日说,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完整的一套“萨德”反导系统并派遣相关美军人员,以帮助以方提高防空能力。但美国《星条旗报》14日称,美国陆军高层对此表达了“不安”,因为美军反导系统的全球部署早已经捉襟见肘,那么问题就来了——美军不惜影响全球的导弹防御布局,也要抽调“萨德”系统增援以色列,难道不正好说明以色列当前的导弹防御体系面临严重漏洞?
说到“萨德”系统,几年前经历过驻韩美军部署该系统所引发风波的中国人并不陌生。它是美国陆军装备的主力末段反导拦截系统之一,号称是“唯一可以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同时实施拦截的反导系统”,最大拦截高度达150公里。相比美军和以色列装备的其他末段反导系统,“萨德”系统的作战高度更高,并且能击落速度更快的威胁,与名声更大、实际只能在大气层内实施拦截的“爱国者”系统组成高低搭配。
《星条旗报》称,美国陆军高层承认,向以色列提供“萨德”系统将“增加美国陆军防空反导部队本已困难的压力,并可能延误其迫在眉睫的现代化升级进度”。据介绍,当前美军总共只有7套“萨德”系统,“然而从中东到乌克兰再到西太平洋,到处都要求部署它们”。
那么为什么美国非要急着增援以色列“萨德”系统呢?美国“动力”网站14日认为,五角大楼批准向以色列增援“萨德”反导系统,正是意图填补以色列反导系统应对大规模高端攻击能力不足的弱点。
以色列号称“全球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部署密度最高的地区”,拥有国产“铁穹”系统、“大卫投石索”系统、“箭-2/3”系统和美制“爱国者”系统。以往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发动的袭击,大都以简易火箭弹、自杀无人机等慢速目标为主,以军依靠“铁穹”系统和战斗机空中拦截就足以应对。即便是伊朗4月发动的大规模袭击,也以远程自杀无人机为主,只有少数弹道导弹,因此以色列联合美军组成的拦截网依然有效。
但10月1日伊朗发动的导弹袭击以高密度集中发射的弹道导弹为主,对于以色列的反导拦截能力提出空前挑战。由于以色列与伊朗直线距离超过1000公里,因此伊朗投入这次攻击的都属于中程弹道导弹,其中还包括部分高超音速导弹,它们的飞行速度快,以军现役防空反导系统中,“铁穹”系统仅具备拦截迫击炮弹和火箭弹的能力,“大卫投石索”系统和“爱国者”系统负责防空和对付近程弹道导弹,只有“箭2/3”反导系统具备拦截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
然而“箭-3”系统相当昂贵。公开资料显示,每枚“箭-3”导弹价格约200万-300万美元。为确保拦截成功率,通常使用两枚拦截导弹对付一枚来袭导弹,这也意味着单次拦截作战的弹药成本就高达400万-600万美元。更严峻的困境在于,一套“箭-3”系统的标准配备包括4部发射车,每辆车上备弹6发,这也意味着它最多只能快速拦截12个来袭目标,之后就需要相当漫长的弹药再填装过程。公开资料显示,以色列一共部署有3套“箭-2/3”系统,从总体上限制了以色列应对中程弹道导弹饱和式攻击的能力。事实上,西方情报分析人士也注意到,伊朗在10月1日的导弹袭击中正在抓住了以色列反导系统的这个弱点,经过精心协调,从伊朗不同地点发射的多型约180枚中程弹道导弹几乎同时抵达以色列上空,利用饱和式攻击让以色列的导弹防御能力“过载”——其实去年哈马斯也曾采用过类似的战法,通过同一时间发动大规模火箭弹袭击,让以色列的“铁穹”拦截系统在发射完所有发射架上的拦截导弹后陷入“无弹可用”的困境。
相比之下,一套典型的“萨德”系统由移动火控和指挥控制中心、地面AN/TPY-2远程X波段雷达和最多9辆发射车组成,每辆发射车携带有8枚拦截导弹,理论上可以快速引导72枚导弹同时拦截36个来袭目标。如果这套“萨德”反导系统部署到以色列,相当于以军应对大规模中程弹道导弹袭击的能力近乎提升一倍。此外,美国海军当前也有多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以色列附近活动,它们装备的“标准-3”拦截导弹同样具备拦截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
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分析师哈里森·曼认为,美国提供的“萨德”系统一旦部署到位,以色列将无所顾虑地打击伊朗的敏感目标。《华盛顿邮报》报道援引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前巴以问题顾问阿伦·米勒的话称,美军向以色列提供“萨德”系统表明,美国判断以色列对伊朗的报复行动将是大规模的,足以迫使伊朗方面作出回击,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西方情报机构承认,伊朗在10月1日的袭击中使用的大都是老式液体燃料弹道导弹,它们需要提前数小时加注燃料,让美国和以色列提前作好应对准备。但伊朗近年还研制并批量生产了多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它们的发射时间很短,突防性能更好,对于美以反导系统的压力更大。此外,美军这些反导系统也没有真正经历过饱和攻击,在大规模弹道导弹来袭时能否正常运作也是问题——反正之前部署在沙特的“爱国者”系统就曾出现过连续发射多枚拦截导弹都未能命中来袭导弹的糟糕记录。